2)第二百九十六回 联手做局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命。这女人冰雪聪明,难怪圣上荣宠无匹。这么精心的布局,可惜了了。

  还好,自己还有后手,就看杨钊有没有这么好命,能躲过这套连环计!”

  果然,玄宗看在贵妃娘娘的面上,责骂了几句,就不再深究此事了。

  玄宗将宰相陈希烈、兵部尚书卢之涣、吏部尚书崔明府和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唤来,道:“南诏叛乱,声势浩大。你们议议,朝中应由何人挂帅,领兵出征?”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跟杨国忠一样,此时方知南诏叛乱之事,垂手而立,不敢多言。

  左相陈希烈曾经兼任过兵部尚书,率先发言,道:“朝廷不乏能征惯战的战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人选倒不是问题,不过若遴选得当,早日结束此次战役,倒是能为朝廷节省不少钱粮。”

  李林甫道:“子明言之有理,平定南诏叛乱的关键,不仅仅是剿灭这帮蛮夷叛贼。关键是要恩威并举,以战促和。就像当年诸葛武侯北伐之前,南渡赤水、七擒孟获一样。不仅赢得战争,还要赢得民心。这场仗打完,要能保证南诏一带五十年的和平安定。”

  玄宗大慰,夸奖道:“李相老成谋国,此言甚合朕意。那么人选呢,你们可有考虑?”

  兵部尚书卢之涣道:“南诏一带,荒蛮之地,丛林密布,瘴气弥漫。领军统帅,不仅要懂军事,更要熟悉当地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如此行军布阵,方才稳妥。”

  吏部尚书崔明府取来图册,快速翻阅后,对玄宗道:“按照几位大人给出的参考范围,结合吏部和兵部对在册官员的历年考核评价,卑职认为,鲜于仲通大人数十年在巴蜀一带任职,熟悉南诏一带风土人情。尤其是,近年担任剑南节度使,统帅剑南军。知己知彼,就当下情况来看,没有比鲜于仲通大人更适合的人选了。”

  鲜于仲通心中怒骂:“巴蜀和南诏远隔千里,我怎么就熟悉南诏一带风土人情了?

  这几人分明早就商量好了,今日联手做局。还摇头晃脑表演一番,做戏给陛下看,实在可恨!”

  左相陈希烈摆摆手,道:“非也非也!调动三军,岂能儿戏!鲜于仲通大人资历尚浅,担当先锋官尚可,若论担纲主帅,统领三军,节制西南诸州,我还有一人推荐!”

  玄宗不耐烦道:“子明,别卖关子了,快快讲来。”

  陈希烈手捋花白胡须,笑道:“这位征伐讨逆的将帅之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人对望一眼,眼光齐刷刷望向杨国忠。

  杨国忠一愣,这才回过神来,心道:“不好,遭人下套了!”

  吏部尚书崔明府一拍脑门,笑道:“陈大人不愧是左相!老朽老眼昏花,耳聩健忘,竟然把杨大人给落下了!惭愧惭愧。

  杨大人当年就是剑南军的一员虎将,如今出将入相,统领百官。满朝文武,再没有比杨大人更合适的人选了!”

  杨国忠大惊,手一抖,手中茶盏跌落在地。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