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祸不单行_跌宕尘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又老等不到,李宏只好随机招了辆民间称之为“地老鼠”的小型电动四轮车去医院。运价是公交的五倍。通常这是可以还价的,但一是因为要赶时间,二是看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可能有一家老小要抚养,李宏也就带儿子一言不发地坐了上去。到站刷微信,对方居然也照收不误。李宏感叹:真是一个“微”时代啊,不会操作电子产品的人还真是不好混!

  进医院照例要戴口罩、测体温、刷手机健康码。

  戴口罩、测体温,李宏父子早有心理准备,如今为防疫,到处都一样,不戴口罩寸步难行。但要检查健康码就有点难办了,因为学生不能用手机,自然也就拿不出健康码,还好家长的手机中除了自己的还可以贮存家人的健康信息,但偏偏要用时就切换不了。无奈,李宏只好先调出自己的给门卫看,让儿子先“过关”;然后,再到门口提供的微信二维码上装模作样的扫了一下,再给门卫看。其实二者都一样的,而门卫也没有那么认真,见有健康码就放行,于是父子都“过关”了。

  李宏想:如果真要认真起来,那上了年纪的人岂不是不能出入公共场所,也不能进医院看病了?

  也许,这是李宏式的杞人忧天吧,相信这充满聪明人的世界总是有办法的!

  如今的医院也真是先进,看病预约取号;诊室按号叫人。当然,也有插号的——亦斌的前面就被插了两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就不是普通人能够知道的了。

  在等待叫号期间,病人和陪同的家属散坐在候诊大厅不知是哪家企业提供的按摩椅上。要享受按摩或给手机充电的,就刷微信消费;不想花钱的,也可以免费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等候或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诸如看书、刷剧、聊天等,权把这里当作暂时的休闲场所。

  李宏自然是取出事先准备的书籍阅读。他今天带的是一本从一位从事保险工作的朋友处借阅的由作家刘小川撰写的《品中国文人》,开篇第一章便是介绍享誉华夏的大文豪苏东坡的辉煌业绩,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和荡气回肠。

  亦斌也没闲着,他借李宏的手机看隋唐故事,至于期间有没有“误入歧途”?此时正沉浸于北宋缤纷政坛和文坛的李宏就不得而知了。

  “31号李亦斌准备就诊。”

  终于等到叫号了。李宏父子都适时地收起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专心等待就诊的那一刻。按规定,过了五个号,这次预约就作废了。

  通过问诊、探测、拍片等若干程序,亦斌的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除了耳膜有些充血和扁桃体偏大外,其他未发现异常。医嘱:回家观察,如有异常再来。

  平时对生物课颇感兴趣的李亦斌,回家后拿着医院拍摄的耳鼻喉部影像研究了半天,不时地向李宏夫妇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回答不出的问题,他就自己到网上查。

  令人奇怪的是,第二天,亦斌的头不痛了,耳朵也好使了,连吐出的口水中也没有了“血魔”的踪影。

  对此,李宏夫妇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前两天的生理表现是心理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创痛刺激后的副作用?这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情的好转,是不是就能够自愈了?

  这些疑问似乎不是常人能够破解的,也只有恭候专家学者的权威解答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