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四四章 威望(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您对荷兰很了解。当初侯爵大人来荷兰之前,在巴达维亚也说过,他知道荷兰有很多人反对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尤其是十七人绅士团的模式……”

  康不怠立刻反驳道:“更多的人,反对的是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只有董事团的其余成员,才反对十七人绅士团。请分清楚大多数人反对东印度公司,到底在反对什么。”

  “这又说到了那个问题:商人的短视。股东的短视。一切以短期回报率为目的的短视。”

  “我想,这一点,从荷兰银行家在英荷战争期间大量购买英国国债、在荷兰呢绒业衰败而大量提供外国呢绒业贷款一事上,你们荷兰人应该很清楚了吧?”

  话是实话,但安东尼很快从这句话里面找到了漏洞。

  “先生,你说的,正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

  “你说的一切,是以整个国家的利益去衡量的。”

  “但在商言商,纯粹的商业角度,银行家那时候的最佳选择,就是购买英国国债。”

  “当然,这对荷兰不利、对荷兰的呢绒业不利,可是,对银行家而言,这并没有任何的不利。”

  “一个公司,当然要以股东的利益为准绳。”

  “公司就是盈利的、为股东盈利的。”

  “如果这个公司不首先想着为股东盈利,而是想着什么国家、民族、人民。那么,这个公司丝毫不值得投资。”

  “您可以说,看看现在荷兰的商业、手工业、运输业的衰落吧。但我要说,银行业并没有衰落,相反每年从英国收取2500万盾的各种利息。”

  “当然,我个人是反对这种行为的。但这一点,也正是我必须为荷兰的商人所争取的——一个以股东利益为第一优先考虑的公司。如果这个公司由贵国监管,那么就不得不考虑贵国的利益、并且倾向于利润之外的事情。”

  “我痛恨在英荷战争期间购买英国国债的人,但不能说他们的选择以盈利为目的是错误的。而一个贸易公司,他存在的意义,就是营利、回馈股东。”

  “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中荷双方的股东都营利的贸易公司。”

  “却不能接受一个大顺朝廷的武装贩运舰队。”

  “这里面,无法保证荷兰的利益。而荷兰的利益,当然包括投资者的利益。”

  康不怠笑道:“只是暂时监管。三到五年时间,并且绝对不会延期,而且在这期间,绝对保证股东的股息分红。实际上,我当然考察过荷兰的投资市场,可以确定,8%的年息,足够募集到足够的资本。”

  “你作为荷兰一方的代表,当然可以为荷兰的股东争取利益。但最好还是就事论事,不要扯大旗。”

  “真要扯大旗的话,按照你们荷兰的那些先贤的说法,垄断权是不是有害于民众利益的?权力极大的摄政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