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零章 施加神圣性(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本,是一种一百姓、民众为主体的哲学……”

  “比如商品,我们更关注,我们所研究的‘主体’,能否喝到足够的茶叶?能否吃到足够的盐?能否穿上御寒的棉布?”

  “这个哲学的‘主体’的区别,就是现在中英两国贸易上分歧的根源……”

  他是满嘴胡扯,侃侃而谈,却说的汉考克等人连连点头。

  大顺不关注进入了多少白银、流出了多少白银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大顺根本就没有“逆差”的机会。

  人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从明朝开始,中国这边就完全丧失了出现“逆差”这个概念的环境。

  而伴随着贸易的扩大,大顺这边有了顺差、逆差的概念。问题在于,在一个根本不可能出现逆差的贸易体系中,去关注进入了多少白银、流出了多少白银,这压根就是无意义的。

  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大顺的关税很低,只对鸦片之类的货物严禁进口;因为宗教问题对宗教物品严加管制。

  其余的,压根也真的没有什么关税保护的具体政策:英国的呢绒卖不进大顺,不是因为大顺加了关税,而是因为卖不出去。

  贸易大使心里明镜一般,他很确信,要是欧洲的布有一天比大顺的布便宜了,他绝对支持扩军开战,切断贸易。

  但正所谓,同样的谎言,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听众听来,完全不同。

  这番话,要是法国人说的,汉考克等人肯定得在心里臭骂,扯犊子。

  但由大顺这边的人说出来,那就换了一种风味,听起来好有道理。

  就像是此时欧洲经济学家正在进行的那个争论一般:利息降低,是经济发展的因?还是经济发展的果?

  而大顺现在所能跟进的类似迷魂阵,便是:自由贸易,是产业优势的因?还是产业优势的果?

  贸易大使心里有自己的答案。

  因为大顺的海关,这几年正忙着给对日出口的生丝增加高额关税,今年的新政策是日后严禁孟加拉的生丝进入日本。

  但是,大顺鼓励丝绸、成衣、制成品等,大量进入日本。

  至于这是不是自由贸易,贸易大使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如今说出来,自然就是借助此时欧洲的中国热,把果,说成因。

  这也是大顺新学一派的精英们,一直试图在构建的一种东西。

  虽然他们可能不是很能总结归纳出来他们要构建的东西到底是啥。

  但以后世的话语体系,其实就是:把一些伴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必然出现的新生产关系、新道德、新贸易理论,这种普遍的东西、由经济基础改变而必然跟着改变的与之前不同的上层建筑,塑造成民族特有的,并绑定上民族的记号。

  把一个工业先发之后,必然要喊的“自由贸易”,变成“民族传统”的东西,对外宣传。

  并把“自由贸易是产业优势的果”,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