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最好。

  真要是一点不做,那也无所谓。

  太子既然提《管子》、提《盐铁》、提《平准》,那刘钰也就不得不和太子说清楚,刻舟求剑、知形知意的问题。

  《管子》是以齐国为模板的,齐国有鱼盐之利。

  现实的大顺,本身就有茶、丝、锌、瓷、棉布、香料之利了。但大多数人,把鱼盐,换成瓷茶,就看不懂了。朝中不少人,只会算3乘以5,一旦变成5乘以3,他们就懵了。

  真要是能读明白管子,读明白盐铁论,知其意而不是拘于形,肯定还是有效果的。

  至于说什么师夷长技……说实在的,就现在的欧洲君主制国家,能师的压根没有。

  别的不说,要是大顺有个伦敦东印度公司那样的买办集团,刘钰能一天骂八十遍。

  或者说,就英国那50%的财政总收入,要支付国债利息的财政体系?就算没有大顺出手掺和,最终也是把北美直接丢了?

  还是学法国,搞贵族特权,教会在财政问题上偷税、逃税,诡寄,把税都压在自耕农小地主身上?这……这个倒是其实也压根儿不用学,大顺这群人比法国还擅长呢。

  至于英国的航海条例的均输专营手段,形不同,而意同。

  高额的茶税糖税棉布税等进口关税?大顺想学,奈何实力不允许啊,大顺的白银,能买啥?是真花不出去。

  别说免关税了,现在就是买办当道,给英国棉布随意进口,还跪着给奖励30%补贴,就算舔到这种程度,这要是能在大顺卖出去,那都要把小学数学书全都烧了——大顺的棉布顶着72%的关税一样可以卖到英国,反推一下英国布在大顺卖出去得补贴多少?

  而至于粮食、棉花等问题,大顺的松苏地区,早就到了要免原材料进口税、甚至也早已经闹完了“谷贱伤农的《谷物法》”问题了。

  所以事已至此,大顺没啥可学的了。

  而中国,就不得不自己尝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在未来的“国际法”、“近代社会的普遍共识”的塑造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话语。

  大顺已经错过了一个时代,所以航海术语只能是北偏东、南偏西,而不能是东北、西南这种更符合这边的用法。

  但现在,最起码一点,本初子午线在哪,总要争一争吧?红十字会这样的救死扶伤组织叫啥名、用啥旗,得争一争吧?国际法的创立,新世界秩序与格局的体系,也得争一争吧?

  这都是最起码的东西。

  也注定,会和历史上的近现代的很多东西,完全不同了。

  故而刘钰再一次提醒了太子,师夷长技,可以。但你得明白,其中的缘由、深层次原因,到底是啥。

  抱着个圈地运动,就担心中原出现圈地运动,刘钰就必须得给太子讲清楚,圈地运动和土地兼并的区别。

  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