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9 一念之差(万更求月票)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刮刀用的是剃须刀刀片,初期用用还行,日后肯定要用微纳加工成型的刀片,这样才能做到厚度精确;

  另一方面,现在他们刮涂的器件是1厘米*3厘米的小尺寸器件,也发挥不出来刮涂的优势,日后还是要往大尺寸发展。

  这是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果深挖下去,还会有其他问题冒出来。

  比如,刮刀用什么材质,金属的,陶瓷的,还是其他材质?

  再比如,要往大尺寸发展,是提高刮刀的宽度呢,还是让刮刀的宽度不变,反复来回刮呢?

  当然,这些问题想必杨钦他们也知道,毕竟他是友校魔都交通大学的博士,基本的研发能力肯定是有的。

  因此,许秋也就没提,毕竟他过来是做指导的,而非亲自上阵开发仪器、研究工艺。

  许秋觉得自己的主要优势在于对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解,以及开发了大量的新材料,接下来可以主要从这两方面给出意见。

  这时,杨钦给许秋三人递过来几个防毒面具,说道:“我来给你们演示一下刮涂过程吧,防毒面具是新的。”

  韩嘉莹随口吐槽道:“好久没用‘猪鼻子’了,没想到来这边还要用这个。”

  杨钦解释道:“没办法,溶剂是氯苯,每次都要用几毫升溶剂,这边单单用一个通风橱,我怕抽不干净。”

  许秋接话道:“说起这个,我更加建议你们往非富勒烯材料方向发展,部分体系可以兼容非卤溶剂,像氯仿、氯苯这种带氯原子的溶剂,不仅对人体毒性大,对环境环境危害也大。日后可以考虑换成四氢呋喃THF试试,就不用戴防毒面具了。”

  杨钦点点头:“好的,我之后试试,氯苯的味道确实太重了,而且还会吸附在衣物上。”

  其实,许秋之前在模拟实验室里尝试过各类溶剂。

  总体来说,氯仿、氯苯这种带氯原子的溶剂确实效果比较好,但部分体系用THF,同样也能表现出不错的器件性能,只是魏老师那边都是用手套箱操作的,不太好贸然更换溶剂氛围,因为可能会造成未知影响。

  很多领域在实验室里是一回事,到工业化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比如,现在这个氯仿、氯苯溶剂的问题不解决,哪怕其他的条件都弄好了,在进行工业化刮涂加工的时候,工人必须要长时间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才能进行工作。

  而一切防护装置都是有极限的,不可能100%隔绝有毒溶剂,如果长时间干这个活,工人肯定就会慢性中毒。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厂,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的工种,每个月能比其他工种多拿1K、2K。

  无它,牺牲健康换来的。

  许秋三人戴好面具后,杨钦开始操作。

  他首先打开刮涂仪器的加热装置,设定温度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