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个比较难_大国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活性温度多少度都要做出规定,最好是使用带温度计的试验仪,耗材资金方面你们不用去考虑,既然属于委托试验开发,只要做好实验和数据的记录就行了。”

  “嗯,找出了那次试验差异的原因,这个重复试验目前来说已经完成了,但是问题还有不少,陶野认为酶的活性温度上限太低,不到五十度就失活了。

  如果能够找出一种耐高温的酶,不光可以节省多次添加产生的费用,而且还可以降低人工多次添加时带来的干扰,毕竟每次往试管中添加引物,都会对试验结果带来不确定性的干扰——”

  重复试验中的酶是进口的,由建国公司出面在港岛地区采购给实验室用的,原因并不是说这会儿国内各大实验室没办法搞出来,而是排除叶敏德口中所谓的不确定性干扰,主要还是国内实验室的技术和实力参差不齐,为了去除这部分原因也就只能进口。

  只是郑建国很快明白过来,这并不是叶敏德在简单的提出建议,而是在引导他去关注目前实验室内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是希望他能够将下一步实验室的工作重心放在这个方向上,确切的说是在教他怎么成为实验室的负责人。

  脑海中想起托马斯和费舍尔两位教授在实验室里的做派,郑建国也就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位导师的苦心,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说什么都不干就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该领域内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制定实验室工作的目标。

  托马斯基于原子级石墨层的重复试验以及费舍尔基于原子级石墨层的物理特性研究,这都是两位实验室负责人给出的问题,然后下面由研究员和苦力们去用试验过程去验证结果找出解答,再由负责人来对比答案和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否相同。

  只是很快,郑建国又有了些许的明悟,他之前向叶敏德透漏过这次重复试验的目的,那就是将任意的DNA片段扩增到自己想要的长度和浓度,现在看来当时自己显然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制定目标让下面去完成。

  而叶敏德的角色也从导师变成了实验室下的项目负责人,由他来执导和训练包括研究员陶野以及其他苦力们怎么完成这个任务,现在则像是在和自己汇报实验结果和问题点,郑建国不知老人是故意这样做还是无意的,也就怀着略带忐忑的心情开口道:“那您有什么建议?”

  “我感觉你可以问问那些生物公司他们有没有这种酶,没有的话就去查找下有没有和耐高温聚合酶相关的论文,而如果连论文都没有的话,我的建议是就需要去寻找可以提取这种酶的微生物,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如果论文都没有的话,这又是个项目。”

  叶敏德倒是不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