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票房对赌的兴起,举办庆功宴_娱乐:国内大花小花全拿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0!

  这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的片方投资!

  9000!

  这是《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片方最后的利润!

  两者的差距整整是1800%!

  《明报》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那些年》的投资金额和收益金额,一经报道就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那些年》的投资之所以只有五百万,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演员除了李夏和刘依菲全都是新人,片酬基本可以当成零。

  至于刘依菲的片酬,刘依菲第一次做电影女一,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绩,所以也是给了一个友情价。

  李夏呢?

  作为编剧、导演和男一,还有电影中音乐的操刀人,李夏只拿了象征性的50!整个公司都是自己的,还在乎这点片酬吗?

  但是李夏也知道,仅限此一次!

  以后就算是自己公司的电影,自己也要按市场收费。虽然自己是公司老板,但是一码归一码。

  估计以后再拍夏至娱乐公司的电影,就不是这么一个低廉的价格了。

  虽然大众和圈内人对《那些年》的500投资表示吃惊,但还都是觉得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对9000的利润,就表示了质疑。

  “开什么国际玩笑?2.33亿的票房,片方就想分去9000?真当院线和影院是吃干饭的啊?”

  “正常的比例分成,分成只占三成。李夏处女作能取得6000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到9000?”

  “我们承认李夏的这部电影确实带给了我们惊喜,但是请不要捧杀他!”

  就在媒体们对《明报》所披露的《那些年》片方收益9000表示质疑时,《明报》直接将当初李夏和港城发行方和院线的对赌协议发了出来。

  港城票房2000Rmb以内,片方只要20%!但是超过2000—3000的部分片方要拿30%,3000—4000拿40%,4000以上的更是要拿50%!

  众人不得感慨《明报》在港城的神通广大,竟然直接就拿到了港城院线和李夏的对赌协议复印件!

  与此同时,更多的细节被披露了出来。

  这个对赌协议是李夏力主推出的,当时除了花姐保持沉默外,公司的诸位高层都不赞同,表示风险太大,基本不可能达到。

  但是李夏身为夏至娱乐公司的大老板,拥有一票否决权,直接通过!

  现在反过头来看,李夏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和充满魄力!

  其实票房对赌不是李夏首创,之前在国外和港城就有过很多电影进行过票房对赌,但是在内地票房对赌还是不常见的。

  一是因为内地的票房市场还不够大,二是因为之前从来没出现过收益多么惊饶票房对赌。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李夏通过票房对赌协议比常规的票房分成方式多拿了3000!

  3000!

  要知道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