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2章 土地流转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上八点半,在金山县委食堂吃完早饭后,调研组成员全部登车,准备前往下一站,林城市道口县。

  临行前,祁同伟把陈志远叫到自己的车上,对他进行单独谈话。

  “陈书记,我想听你说一句实话。”

  “祁省长,有话您尽管问,我一定实话实说。”

  “这次我到金山县,你们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吧?”

  陈志远略加思索,回道:

  “祁省长,您是金山人,曾经为家乡做了很多工作,更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同志们,还是人民群众,都非常感激您。

  此番回来视察工作,我和县委提前做一些准备,是应该的,也是必须要做的。

  否则的话,无法对同志们交待,金山一百多万人民群众,也绝对不会答应。”

  这番话说的很体面。

  首先,他隐晦承认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以示对祁同伟的坦诚。

  然后又表示,此举是为了满足同志们的要求,是为了响应金山县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

  如此一来,事情便变得合情合理,即便有人要存心去挑毛病,也很难有收获。

  祁同伟对这个答复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

  “陈书记,劳你费心了,这几年金山县发展的不错,感谢你和同志们付出的努力。

  希望你们能戒骄戒躁,继续把工作做好,我和省委会保持关注的……”

  ……

  十五年前,祁同伟刚穿越回来的时候,道口县是全省排名第二的穷县,只比金山县好了那么一点点。

  后来在祁同伟和李达康的共同努力下,金山的经济突飞猛进,很快把道口挤到了倒数第一。

  加上98年那场洪水,道口县做为主要泄洪区,损失特别的惨重,以至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垫底位置上“遥遥领先”。

  全县超过一半的人口,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靠吃国家救济粮艰难度日……

  就在这时,易学习临危受命,担任道口县长。

  他为了给老百姓谋一条生路,不惜违背人生信条,拎着装了十万块钱的茶叶盒,找到时任林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的祁同伟。

  希望能承揽开发区“五通一平”的土建工程。

  此举不只挽救了易学习自己的职业生涯,还给道口人民打开了新的生存空间。

  祁同伟虽然没有收钱,但依然把土建工程包给了道口县工程队。

  尝到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道口人,选择外出务工,投入到建筑大军的行列。

  “一只葫芦闯天下,一把泥刀走四方”。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

  现在的道口县,已经成为汉东省内着名的建筑之乡,并实现了集体脱贫的壮举。

  全县拥有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七百余家,从业人员三十多万,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建筑业年产值高达两百多亿,劳务总收入大约六七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