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渔民的出路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是因为高小琴高小凤的原因,祁同伟对高家村的事情格外上心,回去之后,通宵达旦做出了一份初步计划书。

  那一千多农民的事情没啥可想的,一年八百多的纯收入虽然不算多,但在这个年代也算过的去,帮他们提高产量也不现实,短期内可以改进的,无非就是搞大棚,种反季蔬菜,争取卖个好价钱。

  关键是那六七百渔民。

  他们现在的情况比当初紫溪还要恶劣,毕竟紫溪还有一个可以启动的废弃茶园,而渔民们面临的是日渐枯竭的渔业资源。

  祁同伟首先放弃了建冷库的想法,一是开销太大,二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要想改变粗放式捕捞,靠天吃饭的现状,最好的办法还是搞养殖。

  问题在于,养什么呢

  小龙虾

  这年头小龙虾好像还是被认为垃圾食品,根本没有几个人喜欢吃,都是拿来喂鸭子的。

  大闸蟹

  那玩意的技术含量应该有点高,市场需求现在好像也不大。

  养牛蛙

  印象中对水质污染很大,后来国家甚至出台政策,禁止养牛蛙。

  想来想去,祁同伟觉得,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养鱼。

  沿着翡翠湖岸边,有大面积的滩涂地带,和可以利用的浅水区,挖掘、隔断出上千亩鱼塘应该不成问题,而在桃花岛那样的湖中自然村,渔民可以搞网箱养殖。

  为此,他特地跑了一趟京州,去水产科学研究院,请回了一名专家。

  专家实地考察了一番后,认为这里的条件,比较适合立体化养殖,把草鱼、青鱼、白鲢鱼和螺蛳一起养。

  草鱼吃草,成本很低,螺蛳可以充作青鱼的饲料,青鱼和草鱼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的浮游生物和藻类,而浮游生物和藻类又是鲢鱼最好的食物。

  这几种鱼混养在一起,不仅产量大幅提高,还能减少饲料的支出,并保证水质不会迅速恶化。

  对于桃花岛等岛上渔民来说,专家也认为应该采取网箱养殖的方式。

  和鱼塘养鱼相比,网箱养殖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活水养鱼。

  网箱里的水和自然水域不断交换,可以避免水质恶化和缺氧问题的发生,有助于鱼类保持健康,不易发病。而且自然水域里有大量活食和微生物,可以给鱼类带来源源不断的食物,进一步减少饲料开支,加快生长速度。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养出来的鱼,肉质与野生鱼类相差无几,能够卖出更高的价钱。

  鉴于此,网箱里可以养殖高价值品种鱼,比如桂花鱼、淡水鲈鱼、黄颡鱼、黑鱼等等,同时混养一定数量的白鲢鱼。

  专家说的头头是道,渔民们则听得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唯独高小琴这个丫头提出了异议:

  “专家,可不可以不养白鲢鱼,白鲢鱼刺多,肉也腥的很,不好吃,鱼贩子都不收。”

  “小姑娘,白鲢鱼再不好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