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宰相风范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政,另辟蹊径,不损各方旧有利益而能使国富军强民安,实乃圣人之政,臣唯叹服而已!

  只须几年推行新政时间,我大周必兴!陛下定将统一天下!”

  柴宗训心中满意,道:“李爱卿对于当前朝政,可有要提醒朕的?”

  李涛道:“陛下,臣向来直言无忌,还请陛下恕罪。”

  柴宗训点头道:“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于你。”

  李涛道:

  “如今我大周臣民皆以为太后临朝称制,一手策划了诛杀赵逆一党,然而以臣在先帝时对太后的了解,只怕太后做不出这样胆大心细、一击必中的决断来。

  陛下以雷霆手段诛灭赵逆一党,真乃天降圣人,我大周之福。

  只是不知为何独留其弟赵匡义不杀?

  据臣所知,赵匡义在赵逆一党中出谋划策的作用,还在所谓首席谋士赵普之上。

  赵匡义此人心机深沉,阴险狡诈,断留不得,留之必遗祸未来。”

  柴宗训叹了口气,道:

  “李爱卿,朕亦知赵匡义为人阴毒,早想除去他。

  只是一则他早早投诚,并招供了许多赵逆一党的隐秘。

  二则太后的三妹、亦是朕的小姨,先帝时嫁为赵匡义继室。

  朕担心杀了赵匡义,伤了母后和魏王的颜面,母后当日亦说暂留他一命。”

  李涛笑道:“原来如此,臣明白了,太后是不想让妹妹年纪轻轻便独守空闺。

  想不到陛下心细如发,而又事太后至孝。

  陛下,此易事耳!”

  魏王的三女符金定,出生于天福四年(939年),和赵匡义同年出生,出嫁于显德四年(957年),如今才21岁。

  柴宗训发觉自己渐渐喜欢上了李涛说话风趣直爽的性格,父皇不喜欢他,却正对自己的胃口。

  柴宗训笑道:

  “看来李爱卿必有良策,还不快说出来给朕听?”

  李涛笑道:

  “陛下,魏王之三女嫁为赵匡义继室时,乃是看中赵逆时为先帝之忠臣勇将,先帝亦为之作媒。

  而先帝遽逝后,赵逆见陛下年幼,反心已起,今日更被陛下诛杀,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臣的办法也直接简单,只须为魏王之三女另寻一门更好的夫婿,使太后和魏王无忧,则赵匡义再不在太后的虑中。

  人选臣也替陛下选好了,就是昭义节度使李筠的长子李守节,此人去年正妻病逝,正可以娶魏王之三女为继室。”

  柴宗训一听,想起了李筠来。

  李筠,初名李荣,并州太原人。擅长骑射,骁勇善战。

  初隶于后唐秦王李从荣,迁控鹤指挥使。进入燕王赵延寿幕中,献策驱逐契丹军队。投靠刘知远,拜博州刺史。

  追随郭威攻破汴京,成为后周开国功臣,拜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抵御北汉和契丹。

  是极为忠于太祖郭威和大周帝室的忠臣。

  在柴宗训前世的时空中,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宋,遣使慰谕李筠,兼任中书令。

  李筠忠于后周,悬挂郭威画像,拒纳闾丘仲卿建议,联合北汉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起兵反宋,不敌赵大窃取自后周的精锐禁军,兵败自焚而死。

  柴宗训大喜,李涛不但瞬间想好了人选,且是选的忠心于大周帝室的忠臣之子,可见李涛对大周忠心耿耿,且机智百出。

  且作为地方节度使中,实力最雄厚的符彦卿、李筠若皆忠心于柴宗训,是大周各地节度使亦安稳无忧矣。

  柴宗训笑道:“爱卿真不愧宰相风范!确是次相的最佳人选。

  朕便按你的办法,即日上禀母后。”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