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卫州贪案(特鸣谢书友 铭重天下知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然存在制度性漏洞。”

  李涛出班道:

  “陛下,此事乃老臣之过。

  这几年来,竟未察觉到郭玘在卫州的无法无天。”

  一些之前反对开“工、商”科举之臣,顺势立即出班大谈起权力掌握在士族手中的重要,而不读圣贤书的普通百姓,只会容易被贪官收买,隐隐竟有攻击“乡贤制”之意。

  坐在金銮宝座中的柴宗训轻挥了挥手,殿中众臣都安静了下来。

  柴宗训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乡贤制”推行这几年来,在朕大周监督了多少地方官员的施政,减少了多少贪腐恶行!

  其功绩远远大于不足。”

  见皇帝出面肯定“乡贤制”,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再不敢发声。

  柴宗训续道:

  “乡贤制的不足在于没有设立任期,没有换选制度。

  掌握权力久了,便容易腐化,人性如此,制度的监督才是保障。

  即然各地官员行五年一考核施政的制度,朕意将乡贤制的终生制,也改革成任期制,5年一换届选举。

  选举时,从之前的州府监督,变为由朕派内务府和武德司,共同派员监督有无舞弊行为。”

  李涛、王著、吕蒙正等大臣当即发言大力支持,其余臣子也无异议。

  君臣商议一阵后,柴宗训决定派大内侍卫统领陈季兴统五千“武德司”军士前往卫州,调查取证核实后,将违法犯罪的郭祀一干人等捉拿归案,押解来京审讯。

  武将队列中的卫风出班道:

  “启禀陛下,金陵和南都前线情报传回,经过我军这二个多月来的攻打,唐国内已现粮草不济之况。

  据潜伏在唐国的龙骧卫回报,唐国军士食物已从白米饭逐渐变成了掺入杂粮的米粥,相信再不用多久时间,金陵和南都的战况必将破局。”

  柴宗训点头道:

  “如今朕大周农业产粮丰裕,商业兴盛,国力十倍于唐国而不止。

  兵部当保证好前方东、西两路大军的粮草军需,不得有半点短缺,以致贻误战机!”

  兵部尚书张昭出班道:

  “回禀陛下,大军后勤,臣主持的兵部历来是万分重视。

  目下二路大军中的粮草军需尚足支用三个余月,且兵部供给不断,保持军中粮草库存不少于2个月,还请陛下放心。”

  柴宗训知有龙骧卫、武德司及龙骧军的三重监督,兵部供应粮草绝不可能有水份。

  柴宗训微微颔首,道:

  “除夕新年将近,张尚书记得多备些酒肉,定要于除夕前送至龙骧军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军中。

  伙食优良,乃一军士气之基础。”

  张昭行礼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必定让前线将士酒肉充足,过个好年,尽快为陛下平定唐国。”

  三天后,准备妥当的大内侍卫统领陈季兴,率领五千“武德司”军士辞别了皇帝柴宗训,自汴京出发前往卫州察查刺史郭玘违法之事。

  卫州,因地处春秋古卫国地,故得名卫州。治所长期在汲县。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置,隋朝大业年间,天下州改郡,改为汲郡。唐朝武德初,天下郡改州,复为卫州。

  柴宗训此时,卫州下领五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人口约八十余万人。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