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6章 大型种企的应对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是疯狂。

  在京城中关村的德农总部,总经理张雷看着各地汇总而来的数据,神色并不好看。

  产品经理出身的他,总是能在各种场合展示出自己对自家产品的乐观和自信。

  产品经理是引领者,不是听别人说产品好或坏而判断产品好与坏。

  要学会有理有据的吹牛皮,俗话说:宁可相信蛤蟆三条腿,也不相信产品经理的嘴。

  但天玉1号无论是在黄淮海,还是东北,抑或是其它三大玉米生态区域。

  其综合表现都完全超越了郑单958。

  同为全国性的大品种,张雷发现自己前些年在郑单958上吹的牛皮,被天玉1号轻而易举的超越了。

  这让他还怎么吹?

  正当他陷入思考时,他儿子张扬走了进来。

  “爸。”

  张雷回过神来,“技术采购进度怎么样了?”

  “已经采购了几个区域适应性强的小品种,但区域大品种还要得下个月的拍卖会,所以提前回来准备准备。”

  “嗯,努力点好,现在不比以前。”

  张扬也明白父亲的处境,虽然张家还是德农的股东,但控股股东却变成了来自东北的上市公司华冠科技。

  “爸,我在外面的时候,听到了很多关于天玉1号的信息,现在很多厂家都风声鹤唳。”

  张雷欣慰的笑了笑,“德农现在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有超过5000个销售网点,郑单958再维持两三年还是没问题的。”

  张扬沉默片刻,维持?他能感受到其中的压力。父亲前两年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模样仿佛还历历在目。

  张雷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快研发,针对现有问题进行品种改良,进行微迭代,或者推出新品种。”

  “忙完这段时间的品种采购,爸你把我调去市场部吧,我去当产品经理。”

  张雷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有志气,但要考你个问题。”

  “爸,你说。”

  “假如说,现在预判未来5年的玉米价格持续走低,锈病将成为黄淮海地区常态化病害,同时国家还要推动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化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公司研发的产品需要满足哪些需求?对标的又是哪个当红品种?”

  张扬眉头拧在了一起。

  张雷说道:“等你琢磨明白了,我才能调你去市场部。”

  “下班去吧,回来两天了,还没看你去找过徐小雪,追女孩子可不能放松。”

  看着边走边思考的儿子,张雷欣慰的同时也在思考对策。

  即使以德农的管理水平,郑单958的产品生命周期从今往后也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市场对好种子的需求一直都在。

  需求在哪里?

  在变化那里,好的产品经理会发现需求无处不在,但要学会推演。

  既要解决当下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又要展望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实地的调研。

  只有这样,种企才能在残酷的竞争当中存活下来。

  但越想,就越能感受到田间示范会的恐怖之处。

  似乎天禾一直走在了行业的前面。

  ……

  因为三农问题的敏感性,以及自身也是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

  所以登海、德农这样的大型种企一般不会越过律法的线条,顶多就是在品种基础上进行改良。

  也就是国内数量众多的仿制品种。

  在这一点上,与国内乳企的各种下三滥手段相比,国内头部的种企风气明显要好很多。

  但对于那无证经营的违法种子商户,或者游走在法律之外的小种企。

  大热的天玉1号,就是一场饕鬄盛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