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千疮百孔(七)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属,岁赠月益,不可悉举”。再加上根据官制,品级不同的官员皆有规模不一的随从差役等等,如参政一员,就要皂隶十名,每名必得三四十丁,马夫十户,为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官员多了更是滋生出许多贪污腐败的机会,收、拿、卡、要层出不穷。”

  陶大人沉默了,最后缓缓说道:“老夫这差事交后,就乞骸骨了,天佑大明吧。”

  章子俊说道:“当前重要是边患,自太祖起为了应付来自于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力,户部迅速加拨400余万两白银的紧急资金给一些军镇。成化初年北边军镇只有七个,到了现在增设为九个。成化二年,军兵改制团营,花银两百万两之巨。整饬延绥、大同边备花银一百万两。成化三年,朱永等率京军进剿鞑靼毛里孩部,花银一百五十万两。征讨建州女真,花银六十万两。当时学生还是翰林院人编修,对朝廷这些开支,一清二楚,后然到了成化六年抚宁候朱永佩征讨鞑靼花银二百万两。成化八年,王越率兵征讨鞑靼又是花银二百三十万两。进剿四川荣县花银三十万两。还有一些进剿少则万两,多则十几万两,如安南数次越界,拨银守边等等,朝廷就是把银子堆满整个皇宫,这些年下来早就空了。

  成化起,九边军镇始终在修筑长城,而平均每英里的修筑成本高达六千两以上,耗费了无数的粮米与力役,可以说,不光只是扬州之地,而是全国府地的常平仓都是亏空的。”

  说到这里,陶鲁又是一惊,章子俊接着道:”查了又能如何?只是多了几个贬官。”

  陶鲁道:“依伯爷之见,吾等打道回府不查了吗?”

  章子俊笑着道:“陶大人啊,估计不出几日,朝廷自会招我等回京。”

  章子俊可谓是把此时朝廷看透了,古人有忠君思想,而章子俊没有这方面的条条框框,来到明朝后本想改变点什么,起先想接近朱见深,可古代的官制礼节不容许,何况还是皇帝,随即办厂造炮,献上“高产粮”,只换来一个空头伯爵,也罢了,本不想要去做什么大官,一个伯爵的封赏也是最初的目的,起码这辈子在明朝自己的小家可以过的很好。可是既然章子俊是从科举入仕,不管是不是伯爵已经不重要了,对朝廷来说,就是随时可以招募的官员,也随时可以免职。除非不跟朝廷纠葛,猫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大山角落自给自足,过着以世无争的日子,要想过日子,就要开垦土地,建造住房,还得要有医疗卫生,防盗抢、人毕竟是一个聚集动物,就得跟当地官府打交道,因为这“天下”全是朝廷的地方。

  那些诗画田园,以世无争只能停留在想像中,要么就过野人生活吧,这不是章子俊想要的生活方式。

  目前朝中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