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一章、详谈_军阀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大少帅和白二少帅都围着他,仿佛是在教导这武书记奕棋,就觉着自己来的正好——两少帅既然是闲出屁来,他就可以一整天待着,和他们好好谈谈。

  *****面对白镇军的时候,说话都是一副严正肃穆的态度,那恭敬有礼的不像来使,倒似是白家营里的士兵。大哥让他就坐,他甚至是不愿的,那份狂热的仰慕就从脸上的红光透露出来了。

  子吟坐在大哥和二哥身边,听*****侃侃而谈,都是来到盛京后,把这里与乌伦巴托——他们最繁荣的城市做比较。*****外表是辙头辙尾的蒙古汉子,然而思想早就受到西方思潮的浸染,他读过卢梭和伏以泰的翻译论,受那人权在民的理论深深折服。作为年轻的旗主,他总认为蒙古依然行着古老的王公制度,

  是赶不上时代了,便希望能组织旗人,改革蒙古的旗制,而这趟过来,便是希望向白家取经。

  蒙古的旗兵制,已经不合时宜了。子吟听得最多的,便是*****这句嗟叹。

  *****知道白大少帅和二少帅都留学过德国的军校,那套森严的军队系统,也是有着德意志陆军的影子。这段时间他在白家营里参观,便对大少帅的领导深感佩服。他觉着白家的兵精良、严密,与他来自的地方,有着很大的分别。

  我走在盛京,感觉很平和,除了军队,你们还有其他部门管理治安吧?

  对,那个称为巡捕房。白镇军便回道,尽管嫌*****不请自来,可对方向他请教时,大哥也必然认真回答,军队与地方管治相互制约,是为了防止军人擅权。

  我们只有旗兵……*****就叹着气摇头,不然,就是平民自行解决。

  这不能直接做比较。白镇军便摇头纠正他,蒙古人尚武,你们的平民,可都是猎户出身,自少学习骑射,不像我盛京的人民般,过惯了安定的生活。

  *****便抿了抿唇,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又提起另一个在盛京观察的发现,说着这和自己老家相比,是怎么的好。

  子吟不由佩服起*****的热忱,他是真的为着家乡的进步,积极向大哥讨教。他终于明白大哥和二哥那无奈而不排拒的态度,尽管是烦人,可*****那诚恳求学的态度,终是教人不忍怫逆其意的。

  子吟唯一的隐忧,却是觉着对方过份的一头热了,以*****的口吻,就仿佛盛京一切都是摩登、先进而完善,蒙古的旧制却都脱离时代,得改——这固然是如今大势的趋向,可子吟犹是觉着某些缘远流长的物事,并不是轻易能被取代的。

  蒙古人以部落、族群来区分,是因着他们的游牧习性,乌伦巴托远没有发展到盛京的繁华,是因为人民本来便不长驻在一处,而是必须择水草而迁居。

  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