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4章 沟渠_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村里跟公社几次申请修缮和清淤,希望得到施工设备和材料,只不过每一次都石沉大海。

  这不得知曹卫国当了水务局一把手,主管水利这方面的工作,经过集体讨论后,越级给曹卫国打了电话,汇报了村里的情况。

  按照程序和制度,这不符合规定。

  但话怎么说的,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曹卫国没有拍板,但也抹不开面子,就说先来村里看看实地情况,然后在跟局里讨论。

  至于局里能不能通过,那就得按程序和制度办了。

  聊了一会儿,曹卫国站起身说:“走,领我去河道和沟渠看看。”

  董厚武:“曹局请。”

  曹卫国被簇拥着到了河边,看到了清澈的河水,也看到了数段残破的沟渠。

  情况倒是基本属实,曹卫国心里也有了一些数儿。

  董队长指着坡上的地:“曹局长您看看这一大片地,如果沟渠能修过了,那村里的粮食产量能多三成,甚至更多。”

  曹卫国看了看沟渠:“我上去看看。”

  董少河:“领导,我给您带路,这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不小心就会崴脚。”

  董厚武:“对,少河保护好领导,这草丛里还有蛇呢。”

  一行人一高一低,曹卫国走上坡地,还真不然轻松,出了一头的汗,要在这上面种庄稼可太不容易。

  要说哪国的农民最勤劳,这片土地的农民说第二,全世界翻十遍都找不出第一。

  董家庄地处山区,每一寸土地那都是宝贵的,在村民眼中只要是能种庄稼的地,那都是宝贝疙瘩,就这一大片地,每年村民都是从下面挑水上来浇灌庄稼,可纯粹靠人挑水能种多少庄稼,大片的土地空中没法儿种,村民的心情就像割肉一样心疼。

  如果有沟渠,有设备,把水引上来,那这片地就能种上庄稼了,能多收粮食多交公粮,家里也能多留下一些口粮。

  曹卫国像个专家似的,装模作样的看了看:“这一大片地要是不能种庄稼是挺可惜的。”

  董队长感慨道:“谁说不是呢,就这一大片地,要是能用上水,一年少说也能产十几万斤的粮,可就是没有水,难着了我们,村里这些年都是挑水浇灌,累死累活也就产几千斤,大部分种下的庄稼都旱死了,心疼的大家伙睡不着觉,跟丢了魂儿似的。”

  董厚武:“曹局,村里本来就地少,这块儿地我们废了大力气开垦出来的,就为了开这块儿地,我们砍树炸山抛石头,我二叔还断了一条腿,好几个村民都累出病了,如果不能种上庄稼,我们心疼啊,您可得帮帮我们,我们想给国家多交粮食,多做贡献,不想当公社里的落后村。”

  村干部们也纷纷诉苦请求,曹卫国神情沉重道:“情况我了解了,实际情况也看了,大家伙的心情我能理解,明天我就把董家庄的情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