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 长青观_从聊斋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山脚下青砖红瓦的道观,董仁桂眉头紧皱。

  “唉,这下可不好办了……”他感叹着看着山脚的道观。

  道观,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它是道士修炼的地方,也就是道场,一般都会布置阵法禁制,设下重重陷阱,并且供奉有护法神将等神袛,类似于西方法师的法师塔,但又比法师塔难对付多了……

  一筹莫展之下,他无奈的向山下走去,半路上收拾了仪容,换上了儒衫,在再背上书箱,稍稍整搓整搓,便变成了一个游历的书生秀才,走出了山林,沿着山间小路,走向了道观下不远处的村落。

  “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先去村里打探一下,再去道观中一探虚实!”这样想着,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村子。

  沿着细小的田间小路,走进这个典型的明朝村落,村落外围是一圈篱笆泥墙木墙等杂七杂八的材料围成的围子,里面是一圈圈的茅草房,只有村中央的祠堂和旁边的三两户人家的房屋用了青砖。

  虽然屋舍简陋,但是却干净整洁,排列有序。

  董仁桂顺着一个篱笆缺口走进村落,恰逢一位老大娘出屋倒水。

  “大娘,在下有礼了。”董仁桂连忙上前行礼道:“在下是徐州生员,游历到此,失了道路,还请大娘指点,不知仙乡何处?”

  “你这秀才说的啥?老婆子没听懂。”老大娘一愣,端着木盆反问道。

  “咳咳……咳,娘,这位朋友是在问路。”一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约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扶着门咳嗽道。

  “哎,儿啊,你怎么出来了,还不快进去!”老大娘看见年轻人连忙放下木盆,快步走过去扶住年轻人,责怪道:“早上湿气重,你还是呆在屋里好好休息,等病养好了再出门……”

  “咳咳,娘我没事。”年轻人安慰了一下娘亲,抱拳对董仁桂道:“在下是泗州童生李康,字安之,见过这位朋友。”

  “哦,原来是位小友,在下徐州生员董仁桂,见过李小友。”董仁桂拱手施礼。

  “原来是董前辈,还请前辈入内小坐,请。”李康闻言一变,连忙邀请董仁桂入内休息饮茶。

  “如此,便叨扰了。”董仁桂推辞了一下,见李康再三坚持,便从善如流的进屋坐定,饮过茶后,两人攀谈了一些科场故事,谈论经史文章,相见恨晚。

  “不知董兄怎么会来到这里?”交谈间,董仁桂已经知道这里是泗州盱眙县治下李家咀,外面那大山乃是都梁山,山脚的道观是长青观。

  此时,听闻李康问他为何来次,他便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道:“在下到扬州赴考,得中后打算一路游历返回徐州,不想在昨天因为贪恋景色,和仆人失散,一人独行之下,失了道路,跌跌撞撞的便走到这里来了,在下能够来到这里和李兄相遇也是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