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圆明园的西洋景_人生在世天地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锁取车,这年月自行车可真得锁好喽,偷自行车的贼真不少!

  自己四人是可以不把这四辆车当回事,但一百多块钱一辆,对普通人而言是真正的贵重家什!

  同治的盘子、光绪的瓶子,挂在车把上就行,装了乾隆大赏瓶的纸箱麻烦些,横着,结结实实捆在相永强的自行车后座货架上。

  捆东西的功夫,堂弟说了句:“刚才那小伙子好像是个大院里出来的。”

  “见过?”

  相伟荣脑子一转,貌似还真是,那位的父亲貌似是空军的,但印象不深。

  永强道:“没见过,就是个感觉,前些年见多了那帮子顽主。

  这人看着和那些人很像,不过也有些不一样,感觉多了点文气。”

  相伟荣一听这个,笑着道:“那估计是人家家里有文化传统,不然这年纪,谁会喜欢这些老东西。”

  “嗯。

  对了,二哥,咱家也算是有点文化底蕴的吧?”

  相永强也会来句玩笑话了,这是好事。

  “哈哈,那是!”

  仔细一想,还真实哦!

  解放前就是能看得了书,读得懂报的人家,太公是兼职道士,两人的爷爷同胞兄弟,也都识文断字,真能称得上文化人家。

  呃

  村级文化人。

  自我标榜。

  没想,一旁的舒辉听到两人的对话,插了句:“那我家好像也是?”

  “当然是,道士传家,没文化咋当道士?”相伟荣直接一个反问,很肯定。

  舒辉祖上也是兼职民间道士,父传子、子传孙那种。

  还比较“职业”,当然得识字,不然画个符还能蒙,“黄榜”就写不出来了。

  此黄榜非彼皇榜,是写在一大块黄纸上,记述逝者生平的一大段文章,往这家人墙上一贴,让其他人看的。

  内容就是“谁谁,生于大清或民国某年某月某日,卒于何时,生平事迹”等等,很多地方这都是由请来的兼职道士写。

  至于没道士,或没有请道士风俗的地方,很多也会有专门写这个的人。

  这会李树星没说话,反正他家没出过什么道士,在这问题上,和这三位道士后代没啥共同语言。

  四人一道骑车回饭店,这才8点刚过,路上就热闹起来,很多还是一家几口一起骑着自行车出行。

  今天五一节,带着孩子出来玩。

  坐公交车坐公交车,骑自行车这些,很多是父亲带一个,或者一前一后皆有,一旁母亲骑车再带着一个。

  一家四、五口的,其乐融融。

  这些孩子呀,真幸福,还能有个兄弟姐妹。

  从今年开始,那就是居民户口夫妇只能生一个喽。

  很快回到饭店,房间里放好东西,然后

  没地去了!

  打电话给总台,问有没有车租。回答让人郁闷,今儿个五一节,早被其他客人给定完了。

  这么闲着不是办法呗。

  趟床上休息了个把小时,内线电话打到隔壁。

  “我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