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不会跑_人生在世天地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子开到宛平路,然后就有点抓瞎!

  看地图这条路差不多有一公里长,房子在哪呢

  这年月可不是找地方有什么导航地图,还好记得邓国伟说的门牌号,沿着宛平路由北往南慢慢开。

  看到路边有警察,干脆靠边停车问路。

  开着高级轿车问路,牌照虽是隔壁江南省的,但警察同志对这位司机师傅还是非常客气,有问必答,还详细指路。

  嗯,二十多、近三十岁的司机,这年月你开个高级进口轿车,没人会认为这车是你的!

  其实甭管开车的人年纪大小,在旁人眼里,你就是领导、大单位,或者高级涉外机构的司机师傅。

  私家车

  那是什么玩意

  不远,还有半公里不到。

  一到地方,不错,新造侨汇小区,和如今的普通住宅真不太一样。

  绿化好、间距大,六层楼的房子式样还带着股很浓郁的西方风格。

  当然,这是按照如今的眼光看,三十年后这样风格的房子到处都是。

  虽然才交付了两幢楼,其它几幢都还在最后的内部装修扫尾阶段,大门口已经有了门岗。

  这些楼,能算是最早的精装房,不是毛坯,省心实力就不省钱。

  一看是辆崭新的东洋进口轿车,门岗问都懒得问一句,直接放行。

  不怪看大门的不尽责,别说开进口车,就算是辆吉普,开车的、坐车的也是正经人,估计不是住户就是来看房子的。

  小车,代表着地位,距离这不远可是康平路。

  这级别的轿车,身份!

  2号楼,绿化带边居然还有停车位,设计合理。

  停好车,找到一单元,这就上楼。

  一梯一户,楼梯,这房子没电梯的。

  最底下架空层,一家一间杂物房;听邓国伟说,一楼卖给一个东南亚华侨了,貌似是印尼那边的,不大会来住。

  自己的房子在二楼,上头那套邓国伟的,吕少寅这家伙也不嫌高,买了四楼,都是同一楼道。

  不过想想也正常,别说这会,就算是90年代中期,六层结构的套房都是四楼最吃香、最贵,所谓系数最高。

  那年月流行搞单位投资房,领导们削尖脑袋都要四楼,貌似不住那一层就不是领导似的!

  结果又过了二十来年,发现四层的都不好卖了,因为到那时候,老百姓对于楼梯房的观念变成了楼层越低越好,一、二层的二手房最好卖。

  电梯房几乎一统市场的时代,走楼梯,累!

  少见的防盗门,普通的房子这会基本薄木板门,就是防防君子。

  门口一块新的棕垫,上头有脚踩过的痕迹,门一侧还装了个门铃。

  之前特意没打电话,按门铃。

  “叮咚、叮咚”两声响,里头传来声沪上话:“谁呀?”

  “开门,抄水表的!”恶搞一句。

  很快门开了,围着块围裙,套着袖套,还用快花布包着头发的宫雪站在自己面前,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