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双管齐下_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帝国的领导者,好学的秦峰掌握了许多技术。就算没有吃过猪肉。也看到成千上万的猪,从眼前跑过。

  秦峰就提出转变原材料,道:“别人都用树皮和破布,咱们用竹子,秸秆等位原料。”

  周山有些傻眼。

  秦峰就解释道:“十年树木,树没皮就死了。而布匹,比纸张还昂贵,至于破布的产出就太少了,原材料制约了造纸的展。”

  周山有些领悟,布匹这种东西。从中提取出的麻纤维,是造纸的必须原料。而布匹的贵重,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昂贵程度还在纸张之下。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没有破布一说,再破的布,最起码也会留下当补丁。

  周山不禁问道:“主公,那么怎么处理新的原材料呢?”

  秦峰点了点头,周山的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点上。?八一小說網w-ww.81zw.com新的原材料,必定要有新的处理技术。正是因为东汉的人没有新的处理技术。因此无法拓展新的原材料。没有丰富充足的原材料,就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

  秦峰拿出一卷竹简,交给周山看,上面是秦峰回忆上一世,归纳总结的一些要点。

  后世唐朝的时候,利用竹子为造纸原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唐时,在造纸过程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

  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使纸张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竹子的处理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材。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选用刚刚生长叶子的嫩竹。

  第二,沤浸,将材料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灌水漂浸。为了避免塘水干涸,用竹制导管引水滚滚流入。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

  第三,蒸煮,侵泡后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上八天八夜。

  第四,抄造,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过滤装置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五,烘干。烘焙纸张时,先用土砖砌两堵墙形成夹巷,底下用砖盖火道,夹巷之内盖的砖块每隔几块砖就留出一个空位。火从巷头的炉口燃烧,热气从留空的砖缝中透出而充满整个夹巷,等到夹巷外壁的砖都烧热时,就把湿纸逐张贴上去焙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周山看完竹简后,极为震惊。他知道这时候的造纸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布匹原材料,由于布匹在东汉等于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