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巅峰之夜与定档_华娱:从07快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巅峰之夜与定档

  陆远接受采访的片段,很快就在线上线下引起了一阵热议。

  然后,话题就慢慢地被引到了版权保护上。

  这不是星辰传媒在背后推波助澜,而是全行业都有意的往版权方向倾斜。

  数字音乐对于流行乐坛的冲击,确实很大。

  但受到数字音乐冲击的并不只是华语乐坛,全球唱片行业都是如此。

  然而,华语乐坛却是损失最大的几个地区之一。

  数字音乐时代,盗版的成本更低,渠道更多,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用下载心仪的音乐。

  白嫖是人的天性。

  明明可以免费下载,为什么要选择付费?

  错的不是大众,而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

  关于版权保护的问题,唱片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年年都有人提,但论舆论影响力,都不及这一次。

  以《好声音》的收视率和热度,俨然是国民级综艺。

  辐射范围:全国。

  观众年龄段:从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到二三十的青年,再到四十出头的中年,基本全有。

  当然。

  四十岁以上的观众,占比并不高。

  话题持续发酵了一周,官媒也下场讨论版权的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文艺报

  紧接着,人人日报,光明报等等重磅官媒,也先后就版权问题展开了讨论。

  此时,话题已然从【创作与唱功】变成了【如何构建一个符合华夏特色的版权保护之路】。

  格局,瞬间打开了。

  事实上,正如文艺榜的标题,版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某个人发表几句话,提几次议案,修正几项法规就能完成的。

  版权保护,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努力。

  陆远没那么大的脸,只要能稍微加速一下进程,他就很满意了。

  毕竟,版权保护工作做得越好,星辰传媒、星光唱片,乃至整个行业都是受益的一方。

  华语乐坛式微,不是缺少创作的人才,而是缺乏创作的动力,写歌的人,连生存都困难,还指望人家天天搞创作?

  没有足够的基数,又怎么诞生出高质量的作品?

  陆远要求不了别人,他只能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凡是星光唱片收到的词曲,词曲作者都是有分成的。

  虽然不多,词曲作者共分净收益的3%,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随着讨论的逐渐升级,《好声音》的收视率也节节攀升。

  7月31号,6进3专场,收视率又提升了一截。

  全国平均收视率5.95%。

  6进3跟12进6的赛制又有所不同,虽然仍旧是两两PK,但不是一场定胜负。

  而是两场定去留。

  一场自选曲目,一场定向选择曲目。

  前者既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翻唱,后者,考虑的是选手的临场反应,以及调整能力。

  最终晋级的选手是赵磊、胡厦以及平鞍。

  李荣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