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难民_穿书后女配才是五个哥哥的真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点缝隙向外看去,见到此番情形,她深知现在手上的粮食根本不够分的,更别提后面还有成百上千的难民,要是拿了出来不够分,众人哄抢生乱,他们怕是要困在这里。

  发善心也得有个度,有个方法,一时的心软只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可这些难民挡路,要是不给吃的,怕是不会让路,他们总不能因此打杀了他们。

  于是苏莞沉思片刻,想了一个法子出来,她对着窗外的侍卫嘀咕几句。

  侍卫一听,连连点头。

  之后,他便对着这些难民大喊

  “我们家主子了,如今我们车上没有粮食分给你们,但请你们让出一条路来,放我们入济州城,我家主子乐善好施,届时会在济州城门口捐赠粮食,连开三日粥棚,救济难民,到做到!”

  侍卫并没有暴露苏莞的女儿身。

  难民们一听,面面相觑之间窃窃私语,都在揣摩这人的话是真是假。

  但仔细想想,权衡利弊之下就能想明白,就算是被骗了,顶多也就是没要到吃的而已,但如果是真的,那连开三日粥棚,他们尽快赶到的话,又能多活几日了。

  今年的难民相较于往年是少了许多的,皆是因为新上任的都水令提出的以工代赈的法子,给老百姓们找到了事情做,还能吃的上饭不被饿死,今年汛期一过,许多老百姓选择留下来齐心协力搞好重建,军民一体,这重建的速度也就加快了只有极少数还有固执思想,想着逃去外地。

  渐渐的,道路中间的难民们纷纷往路两边挪开,让车队过去。

  这里离去济州城步行最多半日,而苏莞她们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

  她也到做到,进城以后立马让流云去买粮食,着手准备在城门口开设粥棚一事。

  这种施粥是很常见的,不需要通过官府同意,自己带上物资就行,济州城外面有现成的粥棚,因为衙门每日都在施粥。

  如果有善人想要继续救济的话,直接带着人送粮食过来即可。

  如今边境在打仗,各州的粮仓每月都得出粮送往边境,宣河流域这边又正值水患,朝堂已经运了几次救济粮和救济银过来了,但还是有这么多难民流离失所。

  只能,这一层一层的筛选下来,总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老鼠从中捞油水,却苦了这些百姓。

  济州粮仓都已经快空了,商贩却把糙米都炒到了价。

  不过,苏莞既然已经答应了要开设粥棚,那就到做到。

  济州城门口每日都在施粥,这是刺史的命令,每日至少施粥一顿,哪怕是清汤寡水也好,总不能叫那些难民饿死渴死。

  苏莞这边买了粮食直接送去粥棚即可,其余的都不用她管了。

  这些难民是不可能让他们进城的,只能在城外的难民营里面暂住,等到宣河那边重建的差不多了,他们自然会回去。

  苏莞这边让人一次性买了两千斤糙米,直接送去城门口,一两顿,都不止吃三了。

  如今,这边一斤糙米卖十文,在襄州一斤糙米不过四文而已,这边直接翻了一倍多。

  两千斤也花掉了苏莞二百两银子,在襄州二百两能买两千五百斤粳米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