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章 走向世界十二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必寇盗,弱而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时华夏沉沦最是黑暗之时,蒙元恶魔横行九州大地,奴汉之天民,夺吾家园、妻女财产…….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相约约四方英雄,尽诛黑暗蒙元色目,光复华夏光明,使我文明永昌于寰宇……”

  朗朗读书之声传入了朱大昏君耳中,他默默点头,似乎非常欣慰的样子,身边则是苏观生和张煌言,另外还有朱大昏君的御前军事副官、英国公张世泽,御前海军副官、澎湖子爵郑森,御前军事参谋、黔国公沐天波。

  这里的少年们读的自然是最新《皇明钦定史》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是自崇祯二年由朱大昏君下旨给翰林院编修的“新朝雅史”,自然要把匈奴、鲜卑、羯、羌、氐、突厥、契丹、完颜女真、蒙元、通古斯野猪定为了东方大地上的野蛮夷狄。

  同时将朱元璋光复华夏宣扬成了解救汉人于黑暗的救世主——自然是为了朱明万世一系的统治理论基础。

  不过朱明王朝迄今统治华夏二百七十六载,这修史的任务自然不轻,所以为了尽快编修完《皇明钦定史》,朱大昏君便把历次科举进士老爷们打发去了翰林院,同时也是为了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假象,像魏藻德这样稍微有点名气能力的进士,还是被安排了一些官位,比如魏藻德现在已经晋升为金陵公学中学的校长了——这相当于过去的太子及诸亲王老师啊。

  因为朱慈烺兄弟都在金陵中学就读啊;这也是朱大昏君对于儒家士大夫的妥协,因为科举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来,先用秀才为官,同时将胥吏纳入大明朝廷直辖的官僚体系成为从九品的微末小官开始。

  也就是说传统科举还在进行,但是官员的产生却多了两个,一个是胥吏,一个是秀才、举人,而后两者想要做官的基础,便是缴税——无税不官原则。

  而对于报读圣贤书的儒生而言,官帽子自然主要了,因此有一部分识时务的儒生便接受了这个改革,走上了从九品、九品、从八品的微末官员之路——基本上就是一些乡长、镇长之流。

  然后在根据他们的政绩(主要是缴税数额),决定参加乡试发解后成为举人,做镇长、镇尉(相当于派出所所长),政绩优异再参加会试考进士,这样的流程出来的进士可以得到相对“重用”。

  可见朱大昏君的阴险狡诈,从来不说什么改革啊,新政啊,就是偷偷地做,让天下人察觉之时,新政已经举行了一半,再想反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读书人不愿意做微末小官的,自然走的还是传统科举的路子……只不过这个路子相对前者来说,想要得到重用就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