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章_大明英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海珠的小船,在她当年熟悉的上海县范家浜支流水道,靠了岸。

  睽违三月,痘疫阴影笼罩下的松江府,风流繁华如被雨打风吹去,大宅深院朱门紧闭,街市铺子生意停滞。

  寂静之中,不时爆发几声哭喊,那是地痞流氓们摸到刚死了男掌柜的铺子里抢东西,老弱妇孺根本无法反抗。

  月河边躺着无数被病痛折磨的苦命人。

  他们并非都是今春从北边来的流民,或者盘桓松江的乞丐,更多的,是周遭乡村到松江来寻口饭吃的青壮。

  他们在精血健旺时,为松江府输出了可观的人力,他们在乡间辛劳耕耘的家人,则为这个已经具有后世城市雏形的江南州府,贡献了米粮丝棉。

  但当瘟疫的灾难降临时,最是修桥铺路的底层,最容易房倒屋塌,甚至尸骨无存。

  郑海珠蒙上范破虏给她连夜缝制的比口罩还宽大的面纱,带着许一龙的两个家丁,在月河边找到了正在指挥公差发放汤药的黄尊素。

  郑海珠指令两个随从把装了药材的麻袋扛去锅灶边,自己则快步走到黄尊素跟前:“太好了黄老爷,你康健无恙。姚先生呢?宗曦和他弟弟呢?他们如何?”

  黄尊素面色晦暗,神情疲惫,扭头看到郑海珠,目光甚至有些呆滞。

  从声音和面纱上的那双眼睛认出来人时,他才苦笑着摆摆手:“我们夫妇二人从前出过痘了,无妨。宗曦他们和奶妈躲在家中,内子守在学校里,曹管事和一些出过痘的大孩子帮忙,照看回不去家的娃娃。”

  他顿了顿,又道:“再者,学校宽敞,有几间课室,辟出来收容病人。毕竟里头有些,倘使不这样躺着任由风吹雨打,有个屋子保暖、给口吃的,或许能挺过去。此事要占学校的地方,来不及去信崇明问你,我就让内子先办了,郑姑娘你见谅。”

  郑海珠忙道:“老爷此话,我如何当得!救民于危难,吾辈本份。只是我此番回松江,实有紧急之事须查证,无法去学校帮姚先生。倒还要求老爷百忙之中,派个人助我。”

  郑海珠请黄尊素移步树下,三言两语地说了辽民中恐有细作的疑虑,黄尊素略略思忖,道:“刘捕头倒也还生龙活虎着,你也相熟,但捕头出面,动静显眼了些,恐打草惊蛇。我还是派个未入流的检校给你用,怎么用,你看着办。”

  随即叫过一个公差,吩咐道:“你带郑夫人去衙门,找秦检校。”

  检校一职,在府衙里不属于有品级的官员,但这秦检校也已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人,又是东林门下,黄尊素升了通判后就常带着他办理州务,尤其倚重港口海贸和四方商馆之事。

  这一阵的衙门,因疫情,非战斗性减员,剩下的人都忙得像骡子。

  但秦检校人情练达,虽初次与郑海珠照面,因晓得眼前人的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