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8章 往事_大明英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春二月,福建福宁州,宁德县,上金贝村。

  缪瑞云的侍女竹香,从牛车上走下来。

  午未之交,是一天中光线最好的时候,村中几乎每家的门前,都有各个年龄的女子,凑在一起,凋刻牛角梳。

  福建的牛角梳,不但风行大明各地,而且是月港海贸的抢手货。终于盼到大明再次如宋元那样打开国门的洋人们,头一回看到福建牛角梳中的黄金包边篦子时,被东方工匠神乎其技的手艺惊呆了。

  仅有成年人半个手掌宽的篦子上,细密而间距均匀地排列着七八十根齿针,针体笔直,齿头圆润,能以最令人感到轻柔舒适的方式,梳通最缠绕纽结的头发。

  用木头完成这样的作品,已是不易,遑论牛角。

  而倘使那些目瞪口呆的洋人,肯出到每把一钱以上银子,就能买到凋刻有精美花草、山水楼阁、乃至妍丽仕女的品类。渡过海波、回到中东或者欧罗巴大陆,这样的牛角梳出手后,可以让冒险家们获得四五倍的利润。

  能够大量供货、小巧轻盈不占舱位的福建牛角梳,为大明天子换来了盆满钵满的白银。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时代,真正昂贵的包金牛角梳,并不出自福州,而是出自宁德县的这个小村落,上金贝。

  也并不是卖给月港的西洋番商,而是出现在日本贵族女卷们的发髻中央……

  侍女竹香,与乡亲们随意地打着招呼,一路款步而行,来到村子东头的大宅前。

  在溪边钓鱼的常服男子,站起身与她见礼。

  “竹香姑娘,郑参将已经上山了。”

  竹香冲他点个头,不多寒暄,径直沿着树影婆娑的山间小径,往前方一座古刹走去。

  香烟缭绕近在迟尺时,竹香并没有跨进庙宇的山门,而是继续从一旁拾级而上,来到山腰间隐于密林的一座墓园前。

  “仓啷”,数名卫士同时拔刀,再听到竹香澹然唱报“江左遗臣,忠义昭彰”时,又纷纷收回兵器。

  其中一名侍卫,上来抱拳,轻声问道:“尊驾是?”

  “松江郡主膝下,缪竹香。”

  侍卫越发恭敬,前头引路,将竹香带到墓园深处。

  竹香甫一驻足,便在青色条石砌成的高大圆柱边跪了下来,再次通报身份后,向前方的塔碑磕了几个头,伏在地上恭敬道:“郡主和刘将军,向郑阁老、郑参将问好。”

  刻有“御赐金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的舍利塔前,坐在蒲团上的两位男子看向竹香。

  被称为阁老的身披袈裟的僧人,年近花甲,须眉花白,面容慈和。

  僧人对面的那位“参将”,则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剑眉豹眼,神情冷峻,虽没穿铠甲,也是通身的沙场积威。

  “把郡主的消息放下,你下山吧,去祭拜祭拜家里人。”老僧温言道。

  竹香抬头称是,取出一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