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章 笼中人自己做钥匙_大明英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海珠一踏进清园,就见到卢象升抱着一把琴站在那里。

  满脸傻笑,生生逼退了自己标志性的英俊刚毅之气,显得颇为掉粉。

  刚在文哲园接待了几个媒婆、给山东籍家丁们张罗娶媳妇事宜的郑海珠,口干舌燥,先将崔鱼儿递上来的茶水一饮而尽,才转头去招呼卢象升。

  “怎么,王姑娘的琴,这么快就能出荫房去卖钱了?”

  卢象升踱过来,用了献宝似地口吻道:“是能换钱,但你先仔细看看这琴。”

  郑海珠瞥过去,意识到不对。

  她对古琴再是门外汉,也看得出面板上那一道道岁月的痕迹。

  肯定不是新琴。

  卢象升捕捉到郑海珠眼神的变化,手势潇洒地将琴翻过来:“你再看。”

  “松石间意……”

  郑海珠在这四个劲势峻骨的行书旁,很快看到了令人心跳加速的一列字:

  绍圣二年东坡居士。

  她抬头,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问卢象升:“是宋时的绍圣二年?是苏轼那个苏东坡?”

  卢象升乐了:“还能是哪个东坡居士?你再看旁边这些人的落款,唐寅,沉周,(祝)允明……都认识吧?”

  郑海珠只觉得,卢象升此刻的声音,好听极了。

  那份迷人的磁性,加了倍,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

  不,准确地说,迷人的,不是玉面战神的音质,而是金钱的味道。

  这可是宋琴啊!

  在后世的拍卖会上,一架宋时的古琴,成交价过亿,妥妥的。

  而如今这个一页宋书一两金的时代,这个琴为雅乐最高处的时代,一张宋琴,若是苏东坡收藏过、唐伯虎等人背书过的,那说一句希世之珍亦不为过。

  郑海珠小心地触摸着这架“亿”脸质朴的古琴,一字一顿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这哪里得来的?真能卖?”

  “能卖。”王月生从屋里走出来,很肯定地回答。

  “王姑娘是今早夜航船到的松江。”卢象升对郑海珠道。

  郑海珠瞬时意识到什么,望着王月生:“你去杭州,是去拿这架琴?”

  王月生接过琴,平放在石桌上,沉静道:“郑姑娘,家道中落的原由,我不想多说,是因为不堪回首。王家如今,虽或成匠户,或入娼门,但这架琴,嘉靖爷的时候,就姓了王,它是我的。”

  王月生说着,玉指已抚上了冷冷丝弦。

  如闻万壑松风,如见秋云几重。

  卢象升的轻叹同时响起来:“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郑海珠不会背嵇康的《琴赋》,她的心中,只有这四个字:好值钱兮。

  不必去问“这个会不会是赝品”了,琴的音质,说明了一切。

  连她这个外行都能听出,此琴,能够碾压董其昌、韩仲文、顾寿潜他们收藏的几千两银子一把的琴。

  岁月作不了假。

  而王月生的诚挚之意,更真。

  她弹罢一曲,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