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鼓劲_大明英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间,戚金已迈入亭中。

  他已到花甲之年,须发皆白,脸膛却黑红有神采,加之身高臂长、魁梧如山,一派天将气度。

  郑海珠盈面望去,只觉得老将军的目光,像此前海战中的两道抛钩一般,锁住了自己。

  「你就是郑姑娘吧,」戚金笑道,「老夫须与姑娘赔个不是,昨日将你侄儿灌醉咯,咳,小子头一回喝花酒,忒老实了,女使们让他喝,他就一口闷。」

  又转向顾寿潜与韩希孟道:「二位放心,那位彭管事,老夫也命花魁陪得妥妥的。」

  呃……

  众人霎那间陷入尴尬。

  此番拜见戚金,郑海珠让侄儿郑守宽和韩府管家老彭先来打前哨,呈递拜帖的同时,也将作为见面礼的银子先送过来。毕竟在正式拜见时,不便给钱,否则好像唱堂会赏人似的,不尊重老将军。

  郑海珠几人,是今日才到的镇江。理想的会见场景是,两边从抗倭这样伟大光荣的历史题材切入,聊聊韩希孟的刺绣长卷,卢象升的火器心得,范破虏的拳头产品。

  不料戚老将军画风清奇,上来就提招待韩府管家和郑守宽喝花酒的事。

  面对着三位良家女性,这话太不合适。

  范破虏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听到这话,登时就臊得低下头去。

  韩希孟虽已为***,到底觉得刺耳,愣怔间,连带着丈夫顾寿潜面色也不大好看。

  卢象升这个年纪的读书人,对秦楼楚馆之类不算陌生,但亦不知如何应对此刻的场面。

  只有熟悉后世那些会场或饭局的郑海珠,在微妙的分寸里,敏锐地感到,戚金此举,并非粗野不堪,实则有些难以名状的情绪在里头。

  怎么讲呢,有些像那些在集团里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大哥,因为政治斗争靠边站,待遇也没给足,于是在席面上常有古怪表现。

  大明帝国的朝廷,对镇守边关国门、浴血沙场海疆的武将们,是越来越凉薄了。武人对文官集团有气,难以抑制地撒在与文官集团沾边的缙绅家人或士子生员身上,也可以理解。

  即使有同为武将的马祥麟的引荐信作铺垫,即使打前站的那一千两银子已经送进了戚府后院,戚金未必就从骄傲的将军,摇身一变为点头哈腰的殷勤商人了。

  再或者,老戚不过是羊作大老粗的模样,试探试探面前这群后辈的反应?

  郑海珠在须臾间,念头起伏,唯独没有厌恶鄙夷的情绪。

  在这个时空,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对一位在抗击侵略的战役中身先士卒、誓死报国的老将军,产生厌恶鄙夷。

  老将军就该有老将军的倔脾气,如果给点碎银子,人家就上赶着撸顺毛,那也不是戚家的爷们儿了。

  没关系的,老前辈,你这般如带刺的玫瑰,啊不,如带刺的仙人掌,我也不会手足无措。

  郑海珠遂也拱手笑道: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