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5章 时代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下,别的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他们确实是幸福的。

  虽然举朝上下无不是全力挽留,但最终还是没能拗得过许良本人的意志。

  无论如今的工人农民女子还是商人,他们一个个的群体都在时代的发展当中享受到了红利,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让一切欣欣向荣,也让世人忽略了许多的问题。

  只不过百姓们都是来迟了,许良早早就已经把事情办完,一甩手就归隐山林去了,最后这个烂摊子也全都扔给新的内阁去头疼。

  虽然这种论调让许多理智者难以认同,但普罗大众却似乎十分追捧这种说法。

  事实上,如今的大明士生,已经开始有人宣扬历史终结的论调了。

  天下百姓很没有安全感,他们无不是渴望许圣人能一直为自己保驾护航,一时间京城无数百姓都聚集到内阁的政务大楼开始请愿。

  此后的大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发展着,或许是许良虽然退隐了,但也依然能震慑内阁的原因,又或许是如今的制宪朝廷制度已经足够稳定的原因,此后的大明朝政都十分平稳。

  百姓们依然过着自己小富即安的生活,也就慢慢接受了许良隐退的现实。

  而至此,大明也完成了从老人到新生代的完全过渡,于谦这个生于建业年间的新生代士生走上台前执掌内阁,标志着大明从上到下真正完成了一次蜕变。

  他们感谢许圣人,也感谢许圣人创造的这个时代,所以他们对历史终结深信不疑。

  这种论调,许良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对于大明来说,他现在只想说一句“我的任务完成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那是后人自己去考虑的事情了。

  在大明飞速发展的时候,在东瀛这块最后的疆域拼图也完整了之后,许良在干完自己的一届首辅之后,就向朝廷提出了辞职。

  许良这一届内阁班子的五年时间里,大明也就迎来了一股可怕的新生儿潮,并且这个趋势还在以每年跨越式递增的方式在继续,大明的人口在肉眼可见的开始膨胀起来。

  这保证了庞大帝国的稳定运转,始终维持了大明本身的高速发展势头。

  工商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开花的阶段,市场自然会适应需求催生相应的行业。

  许多农民只觉得上午还在背着锄头下泥地垦田,下午就突然置身于繁花似锦的工业社会,看着路上的车水马龙,还有街上琳琅满目的工业商品,这种转变来的太快,快得他们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当事情已经变成既成事实,百姓们不管怎么不愿意,也只能接受了。

  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从许良到杨士奇的内阁过渡,又从杨士奇到杨溥,最终到杨溥过渡到于谦手里,整个过程都没有太大的波澜。

  这是一个时代的新生,当然也是一个时代的落寞。

  而在这个时代交接的过程里,许良也始终贯彻着自己隐退的决定,从来没有干涉过朝廷的任何决策,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自己生命的终结。

  一直到八十大寿将近的时候,许良隐隐也感觉到,这个时候或许已经快来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