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老莫_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家厂子去转转,检查下情况。你带小浩去食堂吃吧。”

  杨舒宁听罢,也就不操心自家岳父了,下面想上进的人那么多,还会饿得着他这么大一个处长?

  对于轧钢厂,杨舒宁倒也熟悉,小时候也跟着院里的伙伴们来过,比如许大茂,闫解成,他们都算是轧钢厂的孩子。

  三大爷闫埠贵是轧钢厂附属小学的老师,也算轧钢厂的人。

  现在的大型国企生活区配套设施齐全,能让员工从母亲肚子里开始就享受国家的政策福利,医院,托儿所知道高中,理发店,澡堂等,从出生到死,除了大学没有,其他应有尽有。

  员工生病轧钢厂附属医院看病厂里全报销。家属生病到附属医院只要出具家属证,就只要交挂号费就行。

  当然,去其他医院就没这些福利了。需要自己掏钱了。

  一路上杨舒宁熟门熟路得带着杨舒浩朝距离机关大楼最近的第三食堂走去,听说第三食堂现在的主厨已经是傻柱了。

  路上遇到了许大茂,还是许大茂先看到的他,“舒宁,舒宁,”许大茂在后面喊着。

  杨舒宁转头一看,“茂哥,你好啊,今天没下乡?”

  许大茂作为轧钢厂的放映员,除了要正常给厂里的附属影院放电影在,还得接受市里宣传部门的统一调配,做文化下乡的工作,其实就是去下乡放电影。

  “哪能天天下乡啊,一周去一次就应。”许大茂笑着解释。接着又问:

  “今天又来你岳父这里,有事?”

  “没事,就是家里没饭吃,带弟弟来厂里蹭顿便饭。”

  “走,今天你茂哥请客。”

  许大茂一听杨舒宁要到食堂吃饭,故作大气,食堂能吃几个钱。

  “茂哥你请客?老莫走起?”

  杨舒宁也故意调侃起了许大茂。

  “咳咳,老莫啊,下次,下次,我今天没票,下次,下次。”

  许大茂怂了,老莫可不是他这种普通工人吃的,因为它压根儿就不是为老百姓开的,话说回来了,普通老百姓让您去您也消费不起。

  了解那个时代的朋友都知道,那时的我国和狗熊关系很好,大批的狗熊专家来我国援建,更有许多的学生、学者、技术人员被派往狗熊国学习和交流。

  这些专家学者们主要云集在京城,为了照顾他们的“思乡之情”,所以才在领导的关怀下,开了这家狗熊式西餐厅,为了充分展示两国的友好,就以狗熊首都来命名。

  因为有很多的人没去过,都没从外面看看老莫餐厅什么样儿,更没进去过(因为没票儿)。

  但是如果您不知道老莫餐厅,那您是落伍的,而且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

  这年代普通职工的月收入不过三四十块,俩三人儿进去消费一次,估计一月工资就没了,许大茂可去不起。

  老莫儿还有一大特点:净丢东西。早先老莫儿不但盘、碗、杯子特别精致,而且餐刀和叉都是银质的。

  这儿要是说偷可能有点儿难听,反正隔三差五的就被“顺”走几套。

  电视剧《血色浪漫》里就有这样的情节。为什么不能说偷呢?我想着那会儿的国人确实不富裕,但是家里也不一定真缺这玩意儿,主要还是年轻人玩儿、闹的心比较重,《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连人家的椅子都顺。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