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工业的三年计划_弗吉利亚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构成一套完整体系的工业圈。我认为包括军工厂和造船厂在内的科技产业,我们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因此,我们可以在发展基础工业的同时,需要从欧洲大规模引进人才,填补我国因为教育基础落后导致的人才空缺。就工业层面来看,发展工业和吸引人才必须同时进行。”皮埃尔部长说到。

  澳大利亚相比一些同样在谋求发展的国家来说,还是有巨大的优势的。

  因为人种相同,再加上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的原因,澳大利亚基本上和欧洲所有国家都没有大的矛盾,可以从欧洲各个国家吸引先进的科技和人才。

  皮埃尔部长所说的,其实就是要求以后的澳大利亚要拥有自主研发先进科技和设备的实力,而不是只能从欧洲引进。

  这就代表着澳大利亚必须要从欧洲范围内吸引大量的人才,否则自主研究也只能是一句空谈。

  阿瑟点了点头,皮埃尔部长作为之前大英帝国派遣到澳大利亚的人才,其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如果说引进设备发展基础工业是有了现在的话,那么吸引人才增强研发能力就是在谋求未来。

  对于一个想要崛起甚至称霸一方的大国来说,国家在科技层面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必不可缺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先进工业产品只能依靠从国外进口的话,那么哪怕这个国家依靠进口大量的先进装备,大幅度提升了实力,终究还是受制于他人,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皮埃尔部长,我们现在的钢铁产量分别是多少?”阿瑟问道。

  不得不说,殖民时期也是西方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差距最大的时期。

  在西方国家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上百万,甚至达到上千万的时候,岛国这个将来依靠维新登顶列强宝座的国家,钢产量仅仅只有一千吨出头。

  澳大利亚的情况会好一点,但也仅仅只是一点点了。因为有着大量的铁矿和煤矿的原因,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小规模的钢铁厂。

  “殿下,去年六个州的年钢产量大约有三千七百吨,生铁产量五千吨。”皮埃尔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些数据都是他在这一周内了解到的澳大利亚的真实数据,因为知道这些数据很有可能会用到,因此皮埃尔部长记得很熟。

  “我给你三年的时间,每一年将澳大利亚的钢铁产量翻三倍,你能做到吗?”阿瑟看着颇有自信的皮埃尔部长,笑着问道。

  每年翻三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年或许简单,但第二年困难程度就成倍增长了。

  五千吨生铁的三倍是一万五千吨,而一万五千吨的三倍可就是四万五千吨了。

  更不要说最后一年,四万五千吨的三倍将达到将近十四万吨,钢铁总产量将达到二十五万吨左右。

  “没问题,殿下!只要您给我充足的资金和设备,我保证在这三年内,每年将钢铁产量翻三倍。”皮埃尔部长不假思索,果断的回答道。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