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章 吴淞水战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淞口位于江苏宝山县境内,黄浦江与吴淞江汇入长江的出口处,是保卫上海和长江门户的首要阵地。明永乐十年县境筑土山,高30丈,置烽火备瞭望,为船只航标,故称宝山。万历十年土山与宝山城为海潮所毁,仅留遗址。清康熙年间于旧址西北建宝山新城。雍正三年析嘉定东境置宝山县,县治吴淞。

  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由江南提督陈化成驻守,他在前任两江总督裕谦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大力加强吴淞的防御。从吴淞镇到宝山县城六七里长的江岸上,共筑土塘26座,既可御敌,又能藏身,俨如一道长城,共安炮154门,统称西炮台。鸦片战争满清失败十余年后,西炮台早已经荒芜,土塘、炮台长满了荒草,已然没有了昔日的光彩。

  但最近上海闹起了长毛,宝山县的百姓惶恐不安,但想着长毛是奔着上海城去的,也就没打算逃走。上海那头的炮声响了一夜,清晨醒来之后,宝山县的百姓却发现一夜之间宝山县已经换了主人。街道上满是包着红色头巾的长毛,这些剪去辫子的湘桂汉子倒也极为和善,除了把城里的贪官恶霸抓出来宣读罪名一一斩杀之后,对百姓却是秋毫无犯的。

  随后长毛兵就在宝山住了下来,过了几日之后,长毛出了榜文,花钱雇请民夫重修西炮台,不少宝山城内的百姓感念陈化成的功绩,也想重修炮台,不少壮丁便应募上了炮台旧址干活。

  宝山壮丁们干了一天的活后,领到了第一笔工钱,长毛的确说话算话,工钱绝不拖欠。不像官府的那些贪官一般,经常克扣民夫的钱粮。

  第二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修建炮台的行列中来,整个六、七里长的江岸大工地上,尽有不下万余的百姓民夫在帮着两千余名长毛兵干活。宝山的百姓发现很多人甚至是从上海那边过来的,一问上海的情形才知道,这些都是上海城内逃难出来的百姓。这些上海的穷苦百姓最近几天受尽了苦楚,起初是官府和洋人满城的搜剿小刀会的人,但凡和小刀会帮众沾亲带故的百姓大都被抓去杀头,到后来更是滥杀无辜。上海城的百姓们吓得连门口不敢出。后来长毛打来了,官府和洋人乱作一团,上海城的百姓也纷纷出逃,他们可不想在城内被炮轰死。可怜这些穷苦百姓逃到洋人租借外却被拦了下来,原来租界还是要有钱人才能进去的。

  在洋人租借外的荒地上过了几天风餐露宿的日子后。这一天洋人派兵驱赶他们,上海的百姓带出来的随身口粮也吃得差不多了。最后他们被围在上海城外的长毛给“俘虏”了。

  好在这些长毛对待百姓很好。不但没有烧杀抢掠,反而给百姓们粮食,最后还征集百姓们做民夫,以工代赈。就这样数千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