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五章 我的骄傲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佑十年就进了卢象升幕府,如今又追随孙元,参赞军务。(棉花糖提供Txt免费下载)

  这两年,黄佑因为年事日长,身子已大不如前,精神也是不济。现在回过头看来,自己这一生过得其实非常精彩,卢公和孙元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尖子,兵法大家,自从追随了他们,几乎是从来没有吃过败仗。

  在他看来,国家有这样的精兵强将,打出个朗朗乾坤,打他一个河清海晏当不在话下。

  可是,部队一进入河南,看到这千里无人烟的黄泛区,看到这空前的大旱,看到这遍群衣衫褴褛的流寇,一颗心却动摇了。

  中原、山陕、湖广之乱自崇祯初年到现在,已逾十年。朝廷打了无数个胜仗,可胜仗打得越多,贼寇却是越多。如今,乱局以及扩散到四川,而朝廷却依旧没有法子应对,再过得两年,这内乱又会扩散到什么地方?

  北京、南京……心中突然一阵阵发凉。

  看着几大车斩获的人头,黄佑心中悲叹。据手头的资料所知,永城在往日有三十多万百姓,地方富庶。正因此如此,乃是豫东一等一的上县。可大旱一起,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旱死,这三十多万人没有了生计,能不乱吗?偏偏朝廷根本无力赈济。区区一个永城已经有这么多人口,这河南、山陕,如永城这样的地方不知还有多少:或许马士英说得对,大明朝的人口实在太多了,只有等死掉一半,.cc[棉花糖]话虽然残酷,可道理是对的

  。

  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末年,都和国势达到最顶端,人口急剧膨胀有一定关系。唐朝开元盛世之后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奇耻之前,东京有人口百万,连守城的老卒都穿着丝绸做的鞋子,国势不可谓不盛……我大明自仁宣之治以后乃是隆万大改革,万历三大征何尝不是一大盛世。可如今,怎么就成这样了?

  马士英是个明白人,可这样的明白人面目却是那么可憎。

  ……

  前边,余祥正站在那几辆运送人他头的板车前大声呵斥几个辅兵:“你们几个将斩货给我捆牢固些,尽快送去马总督那里,然后尽快回来。前面就是永城,如今刘超大军已经被我军彻底歼灭,只需骑马冲过去,那座大城就是我军囊中之物。我提醒你们,若是磨磨蹭蹭,错过了这场大功,可没有奖赏。”

  一个辅兵正清点着血忽忽的头颅往麻袋里装,听到小余的话,笑道:“余经历,反正咱们都是辅兵,骑兵军的那些哥哥们抢功厉害得紧,咱们就算再快,也捞不到仗打。”

  余祥笑着踢了他一脚:“混帐东西,你还自暴自弃了,将军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三年,咱们宁乡军不知道扩编了多少倍,往日多少辅兵和民夫被充实进了部队,又有多少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