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夺军(二)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吾读无弹窗全文阅读

  秦易不希望看到教官团和福建郑家的人起内讧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他本是一个稳重实诚之人。说好听点,在镇海军中可谓是德高望重,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个老好人。

  他之所以来做教官团的总教官,孙元是这么考虑的。当初秦易受到和侦缉厂的关押和审查,受了不少委屈,确实也需要给他一个实职,算是一种补偿。如果他能够将镇海带出来,成为宁乡军在战场上的有力补充,也是大功一件。

  实际上,镇海军在大胜关战场上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镇海军,南京是否能够守住,明清那场国战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想象。

  其次,宁乡军的训练一向严格,有的时候甚至显得非常严酷,难免会引起受训士兵的不满。有秦易这个老实在居中调和,两军人马不至于结下冤仇。在这两年中,秦易也确实完美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过,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的时候太僵化,不知道因时而变。他不知道,整个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的建奴主力已被宁乡军全歼,这个时候,宁乡军自己就能够把敌人给收拾了,也不在需要镇海军从旁协助。

  孙元在镇海军埋下秦易和教官团这一步棋子的深意是让他在方便的时候,根据形势全盘接收镇海军,将之纳入扬州镇体系。这事不足为人道,孙元和傅山二人也不方便明说,全靠秦易自己领悟。

  问题来了,这种事情本就不是秦易这种老成之人干得了的。如果换成温老三或许有门。当然温老三品级实在太高,又是带兵大将,也不可能到郑成功这里。

  这事也是孙元用人中的一大疏忽,也成为秦易的一大污点。这也是秦将军郁郁一世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之战以后,老秦又被侦缉厂找去喝过几次茶,报告一份接一份的写,写得都快吐血了,这才顺利过关。

  从梁满仓那里出来之后,秦易被派去给费洪将军做副手,负责培养新兵和预备役,后来的征讨辽东和收复朝鲜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倒是他的手下出了不少将才,可老秦还是觉得心中很不好受。特别是看到从教官团出来的属下在接下来的国内国外战事中屡屡立下大功,有的人甚至封了伯爵,而他还是没有任何爵位,更是郁郁寡欢。

  在后方当差就是这样,无论是官职和品级都不容易上去。他又不同于费洪将军这种宁乡军的创建者,只能一年一年的熬资历。到致仕回乡荣养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省一级的提刑按察使。

  听到秦易的断喝,众教官这才悻悻地住了口,不动了。

  秦易依旧平稳地问施琅:“施琅将军,你的意思呢?”目光中表情复杂,既有责备又有期许。

  施琅还是将头低下去,不说话。

  见他实在被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