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落定(二)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山:“当初朝廷封太初你为颖川侯,那是对你勇武和功绩的肯定。[棉花糖]。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щ.。”

  孙元:“惭愧。”

  确实,颖川侯这个侯爵在明朝开国初年本属于大将傅友德。傅友德的战功和威名,孙元是知道的,能够得这个爵位,他内心中也是非常得意的。

  傅山:“你知道就好,对了,可知道曹国公这个国公爵位本属于谁吗?”

  孙元手一摊:“这大明朝的王公侯伯爵位实在太多,我怎么知道。要不,你去‘弄’本《英烈传》来让我查查。”

  “不用查,我知道。”傅山脸‘色’有些不好看:“曹公国这个爵位本属于李文忠。”

  “你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了,李文忠啊,太祖的亲侄儿。”孙元恍然大悟。

  “不是侄子,是外甥。”傅山纠正。

  “读书不细,读书不细。”孙元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在以前他也不知道有这个人。后来在现代社会的时候,读了一本叫什么《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才牢牢地记住这个名字。

  在以往,后人一提起明朝的开国英雄们,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如果你读过金庸的《鹿鼎记》还会知道沐英。至于文臣,则会想起传说中诸葛亮在世的刘基刘伯温,听得懂鸟语的李善长。至于李文忠,则大多数人会一头雾水。

  直到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又读过《明史》之后,孙元才知道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文武全才,有智有谋有勇,简直就是个全才。

  真说起在明朝那全开国将相中的地位,李文忠只在徐达将军、李善长之后,排名第三。

  明朝开国时可谓是将星灿烂,就连成祖这样的帅才也排不上名号,这个李文忠能够排名第四,并成为独镇一方的诸侯,可见此人有多么的了不起。(棉花糖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

  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这个当时明朝的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