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7章 新园_清朝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人人神经都绷了起来。所幸,三个月之后,康熙终于痊愈了,上朝视政如常,大家这才放下了心。

  胤禟和引章这时候自然是说什么也不能离开京城的,没有个老头子病刚刚好,做儿子的便远游的道理。但康熙却不这么想,让大家伙该干嘛干嘛去,他在宫里有妃嫔、宫女太监和太医院诸多太医照顾能有什么事?不能因他一人耽搁了差事

  于是,胤祉、胤禛、胤禩等各自出去办差,胤禟和引章又回南方去了。海禁大开虽然康熙没有下过明旨,但经过这些年来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万岁爷的心意,再加上确实因为海关的设立而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这是户部官员所乐见其成的,户部一牵头说好话,也没有谁再明目张胆的反对了。

  君命不可违,胤禟和引章便又一同南下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南方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海外贸易、规模种植园开发,南方的城市之富庶,渐渐有超赶江南的势头,便是海安那样一个小小渔村,也是人烟密集,从小渔村变成小城镇,又变成了大城镇。其他的广州、漳州、泉州等自不必说。

  胤禟见到老爷子那个样子,比从前憔悴苍老了不少,又有感于太后仙逝,一下子比从前成熟稳重了许多,暗暗下了决心,决心不再像从前一样,关注自己的生意多与关注老爷子的交代,他决心好好为大清国库之充盈干一番事业,在路上便忍不住与引章商量。

  引章哪里有这个心思?见他难得走上他家老爷子所期盼的“正道”,也不好意思打击他,便有一句没一句的随意应付。她想得更多的是,此时已经是康熙五十六年都过了一大半了,还有四年多,老爷子便撑不住了,她必须要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心中想道:你现在才想着为大清出力,为你家老爷子分忧恐怕已经晚了呢等到雍正上台,岂能由着你抓着全国经济命脉?咱们啊,还是早早准备跑路吧

  胤禟那边兴兴头头,满心要一展宏图,振兴大清,引章便也由着他折腾筹划,自己越发把心思放在经营海晏岛上,和鱼儿、红叶、阿青、阿碧、冯氏、黎船长、陆氏兄弟等来来往往,商商量量,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岛上的固定人口已经二百左右了,生活富足,自由自在。经历几年,海晏岛格局基本已成,出海口的小小港湾码头也已建成,岛上河道畅通,宽敞的道路相互连接,思宜谷和清源谷两处的屋宇院落亦都已建成,清源谷的别院仍旧叫做小镜山庄,一片阔大的谷地外加两座雄浑的山峰修筑为层层梯田盘旋而上,栽植的皆是从蓟县小镜山庄搜集而来的各种葡萄,不远处接连葡萄园的,便是大片的果园,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枇杷、杨梅、石榴、栗子、木瓜、木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杨桃、桃、李、杏、柑、柚、柿、枣无所不有,在清源河上游,建了一座小小的酒坊。沿着河流蜿蜒而下往南,便是遍植玫瑰的玫瑰谷和茉莉谷、紫熏谷,各种花卉专门用来制作精油,还仿照了云南卷石洞天的样式,遍植牡丹、杜鹃、兰、茉莉、桂花、山茶、玉兰等各种花卉,又放养了数只孔雀,翩然其中,生灵活现。北部的平原则大多开辟为庄稼地,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西部多高山丘陵密林,则办了养殖场,放养着羊群、鹿群和一些鸡鸭猪牛驴马等家禽家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清朝种田记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