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罐子村开会_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货胡咧咧啥。”

  随着驻村干部回归,村里的会也多起来。动员会、评分会、学习会……

  入冬的第一场雪来得早,去得也快。

  闻言,斜眼一个激灵,再不敢说怪话。

  他也寻了几个相熟的人,凑到一起瞎胡咧咧。当然大部分时间是王满银在说,主要大家都喜欢听他讲外边的事情。

  还是他哥听不下去了,扭头问道:“满军,伱说完没,说完让连顺叔讲几句?”

  “你嫂子必须到场,不去扣一天工分哩。”王秋生赶紧回答道。

  王满银现在已经彻底没了兴致,零下几度的天气,这会儿双脚快冻木了。

  人走都麻烦,更别说拉车。

  刚开始还有效果,声音马上消失。

  他小声问旁边王秋生道:“谁呀,这是?”

  王满银刚开始参加劳动,被评为三等功分。有相熟的村民还私下里鼓动,让他找王连顺闹一闹,多评点工分。

  赵建海在台上高声讲,王满银听到身后传来叽咕声:“不忘XX,牢记XX……抓XX生产,争取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多交粮食,多做贡献……”

  这个年代,工分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不值钱,但是还真少不了。没了工分,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

  到家兔肉已经凉透,他重新生火热了下,和大黄一起共享。

  毕竟,前身的二流子形象已经固定了。

  然后话筒挪到一队队长王满军跟前,他也是王满囤的弟弟。

  现在不上工的话,还要找理由向生产队请假。

  得,这下王满银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这会功夫,柴草垛边,石头堆上,甚至粪堆旁,都坐满了人。

  说话的叫王福长,是王寿长他哥。

  王满银就着两个玉米窝窝,才将今天消耗的能量补充回来。

  王满军也不识字,讲话水平和哥哥完全没法比,拉杂半天扯不到正题。

  这让王满银啧啧称奇起来:“行呀,斜眼叔,你这水平都能当干部了。”

  真被评上高工分,肯定会引来很多人不满。

  不过理由他倒是想好了,去米家镇买点结婚用品。

  伴随着喇叭声响起,王满银早早准备了小板凳。

  无奈之下,会计只好再次大声喊道:“都别跺脚了,谁在跺脚扣工分。”

  不过王满银心里还是有谱的,只挑一些可以说的。一些不可说的问题,提都不提。

  “当个毬,每次开会都是这几句话……”王寿长撇了撇嘴,小声道。

  下边的社员更嗡嗡作响,说话声越来越大,弄得赵建海连连皱眉头。

  要么车轱辘话来回翻,要么说到节骨眼忘词儿。一会儿我说这一个哩、那一个哩。

  “大家都静一静,没来的社员咱们不等了。会后点名,哪家有人没到扣工分……下边让赵干部传达会议精神……”

  等越过深沟,王满银发现王秋生家除了腿脚不便利的老太太外,连带婆姨和三个孩子都跟上来。

  看院子里人到的差不多,大队会计王秀增吹了吹话筒试音。

  一天功夫,台塬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大半。倒是崖畔里仍然堆着厚厚一层,没有个把星期,估计化不完。

  第一次去村里开会,他还真有点参加仪式的感觉。

  罐子村分两个生产队,男女老少五百多口。

  村里道路也变得泥泞起来,一脚下去,能带起二斤泥巴。

  接着,跺脚声越来越响。

  “赵建海,咱们罐子村蹲点的驻村干部,前段时间有事儿回城里了。”王秋生压低声音回答。

  干不成活,没办法挣工分,但是村里也没让人闲着。

  第三天,天气已经放晴。

  之所以没打算在石圪节出售,主要那个鸽子市太小,另外有很多人都认识他。自己马上要在村里开代销点,这节骨眼上肯定不能出问题的。

  好在不只他一个人嫌冷,有人开始轻轻在地上跺脚。

  毕竟自己马上要结婚,这个村里人都知道。

  现在是农闲,王连顺也没说啥,直接批了两天假。

  感谢“书友20170311223853537”成为本书的第一个学徒,也感谢“无常鱼”、“狄大人你在哪我是元芳啊”、“朕没有皇后”等朋友的打赏。

  新的一周开始,还请各位彦祖亦菲投票收藏推荐支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