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投资_重生之大国芯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美国参展回来之后,晏旻和蔺征西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投资与中科院合作的上海电子装备公司,既然光刻机被卡脖子是无可避免的事,那么就自己想办法寻求突破吧,希望真到被制裁的那一天,国产光刻机与顶尖水平差得不是太远。

  上海电子装备的情况跟旻西科技差不多,创始人童鸿斌也是从中科院出来的,拉了几个海外留学的朋友一起创业,他们本身也是研究光刻机的。

  这家公司刚创办不到三年,虽然主研发产品是光刻机,但目前的主推产品还是靠扫描仪、投影仪、复印机、打印机这些小型电子设备,毕竟光刻机研发是个吸金的无底洞,一时半会儿也研发不出来,全公司的人不能够坐吃山空。

  这家公司目前还没有盈利,靠着小型设备的收入和银行贷款以及国家对中科院的财政支持,勉强维持了公司运营。

  所以当晏旻和蔺征西通过吴百川的路子,找到了上海电子设备公司,表明自己的来意后,上海电子设备的老总童鸿斌瞪圆了双眼,以为自己听错了:“晏总,你说你们要投资我们公司?”

  晏旻点头:“对,我们公司做芯片设计,也做芯片生产,您一定也知道《瓦森纳协定》,我们买不到最先进的光刻机。如果我们国家能够自己生产最先进的光刻机,也就不担心会被卡脖子了。”

  童鸿斌虽然从中科院出来得晚,但年纪比他们都要大,已经年近五十了,他扶了扶眼镜腿,说:“可是晏总你应该知道,我们就算做出光刻机,也不可能是最先进的,甚至都达不到你们现在需要的标准。”

  晏旻说:“我们当然知道,但没有关系,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先进的光刻机也是从低精度的做起的,慢慢来,想相信总有一天会追上去的。”

  “既然晏总愿意相信我们,那我们就努力研发。”童鸿斌说。

  蔺征西说:“我们决定今年为贵公司投资两千万资金,希望好钢用在刀刃上,童总能够合理利用这笔资金,加快光刻机的研发进度。”

  童鸿斌听见这个数字的时候,心肝都颤抖了一下,他们公司那些小电子设备一年的利润额也不到这个数,支撑着公司的开支,常有捉襟见肘之感。

  有了这两千万,就可以买不少光刻机的零部件,也能从国外挖一些相关领域内的研发人员回来。

  童鸿斌伸出手来跟二人握手:“非常感谢晏总和蔺总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争取早日拿出研发成果来。”

  晏旻说:“那就静候佳音!”

  旻西芯片厂这边也不算太平,025微米的光刻机安装上之后,始终都达不到预期的良品率,这就意味着芯片成本增加,新手机的价格也要比预计的高。而且良品率低下,也就意味着产量的降低,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非常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