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66章 掺沙子_迷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万里预料到开发小琉球会引发一场开海禁海的激烈争论,却怎么也没想到这场开海禁海之争会如此猛烈,仅仅两日后,金陵报刊载的邸报上就出现了开海禁海的激烈交锋,开海派三大论点——饷足民安,官民同利,通则寇为商,禁则商为寇,而禁海派则以四大论点——祖宗之法不可乱,无补国计,通商酿祸,人口流失,来驳斥开海。

  龙江驿码头,临江的一座茶楼上,胡万里看着手中的金陵报,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看这架势,这场争论怕是比他预料的更为激烈,略微想想,他便释然,前番为保张璁的首辅之位,他抛出了月港开海的建言,已经在朝廷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不了了之,一众官员看来是早就做足了功课,卯足了劲等着这场争论。

  略微听了几句茶楼中众人关于开海禁海的争论,见了无新意,他又低头阅读手上的金陵报,细看双方的论点,以了解这些精英们的思想,不的不说,敢于上疏的官员,都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禁海派的几个论点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祖宗之法不可乱,不仅只是单纯的抱残守缺,而是强调高皇帝朱元璋防外、防海的思想,强调严华夏之防的春秋之意。

  无补国计论,则是从流出流入商品入手,大明流出的是丝棉缎布绸、瓷器、铁料等有用之物,贩回大明之物却多是宝石珊瑚、象牙犀角、胡椒苏木之类,用之不多,食之有限,贩来既多,价值必轻,商人无利。势将自息,徒有开税之名,未见开税之利。

  通商酿祸论,则是开海导致内外勾结,容易招致外夷做乱,且引发逐利之风气。助长卫所兵丁逃逸之风,败坏兵制,败坏海防,加大朝廷对武器,特别是火器的管理难度,不利于稳定地方。

  这三点,胡万里都颇不以为然,他完全可以信口驳斥,独独人口流失论。他却是有些伤神,一旦开海,人口流失,这是在所难免的,大明如今灾荒多,土地兼并的现象也开始严重,无地的流民逐年增加,而南洋之地。却是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开海,岂有不流失人口的。

  再则,东兴港一直就在大量的不间断的迁移人口,他之所以不愿意在小琉球立国,而是选择招安,为的也就是人口!这个论点抛出来。朝廷怕是会加强对人口的控制,对他来说,未必是好事!

  薛良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胡万里续了杯茶,他才沉吟着道:“人口是赋税徭役的根本。若无妥善法子解决人口流失的问题,朝廷怕是下不了开海的决心,少爷可有法子驳斥,或是有妥善的防范之法?”

  胡万里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防范之法自然有,但对咱们却是大为不利。”斯条慢理的呷了口茶,他才缓缓开口道:“人口的流动,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