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7章 燕京中部商会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你?”

  许一山道:“我扫你吧。”

  说着,将手机扫了姑娘的二维码,跳出来一个名字——人在燕京。

  姑娘看了许一山的网名,不觉抿嘴一笑。原来许一山用的网名,还是当初在学校时用过的企鹅昵称,叫“家在茅山”。

  “我姓任,叫任燕。”她浅浅一笑,“家在茅山,你大名叫什么?”

  “许一山。”许一山笑了笑道:“任小姐,认识你很高兴。”

  任燕脸色一沉,“你不知道现在这个称谓已经变质了吗?你就叫我任燕吧。我听着悦耳。”

  许一山赶紧改口,“任燕姑娘,认识你很高兴。”

  两人再度握手,气氛一下变得无比融洽起来。

  经过交谈,许一山得知任燕是燕京一家专门从事高端食品的公司代表。她老板目前在澳洲出差,一时赶不回来参加十周年庆典,便让任燕过来代替他出席了。

  两个人正聊着,突然听到主持人宣布庆典开始。

  奚美丽代表部省委省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许一山听明白了,贺词的大意内容是部省欢迎在座的部籍企业家回乡投资。部省感谢企业家们为家乡作出的贡献等等。

  任燕似乎没认真听,嘀咕了一声,“我们也想回去投资啊,问题是环境、条件能满足我们吗?”

  许一山得知任燕公司主营国外高端食材进口国内的生意,火爆得不行。公司从原来的一个小小肉档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型食材公司,间饱含的辛酸与苦难,一时之间难以说清。

  奚美丽讲话时间不长,也就三五分钟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行业代表发言。

  会场里的掌声此起彼伏。

  许一山趁机小声问任燕,“你们都是从国外进口回来,没想着把国内的好东西出口出去赚钱?”

  任燕楞了一下,笑了笑道:“我们也是想啊。问题是国内有什么能出口出去?人家国外对食品的管理比我们严多了,我们国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养殖什么都喜欢用激素。国外是特别排斥激素的。”

  许一山哦了一声,试探着问:“如果不用激素呢?”

  任燕想了想道:“不用激素,基本只有亏没得赚。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干。”

  许一山笑了笑,没做声。

  他突然对任燕有了兴趣,想深入了解他们公司的生意究竟是这么做的。从任燕自豪的口吻里许一山得知,目前燕京高端餐厅所采用的各种高端食材,有一半来自她的公司。

  任燕透露,他们每年的流水都会破百亿。但赚到手的钱,却屈指可数。

  主席台上开始进入纵论天下的环节。台上坐着的几位嘉宾,每一个的身价都吓人。

  这些在外拼搏的部籍企业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生意场与战场都是一个道理,成王败寇。谁赚了钱,谁的社会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比如商会会长徐斌,不仅仅是部省引以为傲的人物,就是在国际上的行业大会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一个人不管心胸多么宽广,潜意识里都会有一个光宗耀祖的念头。

  古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

  徐斌这些年回去部省投资了不少产业,但是规模都不大。严格来说,他只是应景式的投资。

  企业家们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回乡投资的可行性。

  许一山留意听他们的话,知道这些企业家还是都有回乡投资的意愿的。只是一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投资地方,因此投资这件事就永远浮在水面,沉不下去。

  白天的会议开得热烈喜庆,大家都是来自部省的人。尽管不少人已经成为了燕京人,但他们都深知自己的根还埋在部省。

  一个地方出来的人,彼此见到都会有他乡遇老乡的感慨。

  商会的宗旨就是将这些人都联合起来,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有财大家发,有难一起顶。

  许一山看着满座的踌躇满志的企业家们,心里萌发出来一个念头,如果邀请他们去茅山县或者衡岳市去投资,他们愿意去吗?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