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章 回乡拜年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家村的蒙古人具体叫什么,没人说得清。只知道他有五兄弟,五兄弟分驻在四周五个村子里。

  那时候老百姓将蒙古人称作“鞑子”。后来有个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就是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

  当时,驻扎在许家村的鞑子便是这次起事的牺牲品。

  本来人死之后,一切灰飞烟灭。

  可是许家村以及四周村他的五个兄弟,死后却显灵了一样,闹得四邻不安,人心惶惶。不但人寝食难安,就连鸡猪畜生,也不得安生。

  后来,有高人指点,给鞑子建庙,供奉香火。

  许家村依言而行,果真在村外建了一座无人守的小庙,供以香火。

  说也奇怪,自从建了庙供奉之后,再没出现异样。老百姓从此安居乐业,清泰平安了。

  因为不知道鞑子姓名,庙建起后,村民便给庙起了一个名字,叫“大王庙”。

  从此每年过年的大年三十这天,全村人每家每户都会派出一个男丁,参与集体祭祀大王老爷的活动。

  许一山曾经多次参加过。

  娘在这天会准备好三牲祭品,吩咐许一山去庙里集体祭祀。

  爹许赤脚是不会去的,他说这都是迷信。什么大王老爷?只不过是村民为寻求心理安慰,刻意杜撰出来的一个“神”而已。

  有人质疑过许赤脚,那么多神在,为什么还要造一个神出来?

  许赤脚不屑地哼一声道,佛祖观音太远,求了未必佛能顾得过来。不如造个近的神,管的地方小。这样求神赐福,神能顾得过来而已。

  许家村的人都知道,许赤脚除了相信他的草药,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存在。

  在许家村过年,除了大年三十集体敬神外,许家村还有一个流传千百年的习俗,那就是在大年初一这天开始,村里人会聚集到老祖屋里,将一套锣鼓搬出来敲打。

  锣鼓声响,热闹便至。

  这里有个传承的意思在里面,许家村的男丁,基本都能熟练操作锣鼓响器的一件乐器。比如许一山,他就能熟练地敲鼓。

  果然,人未进村,耳朵里已经被喧天的锣鼓声灌满。

  回家里,必从老祖屋门前经过。

  许一山回头看了一眼车后座,信心满满朝前开去。

  他在车里准备了几条烟,这是最基本的礼节。他许一山是干部,干部回村,不能不认人。

  他将车在老祖屋门口停下,乡亲们看见他回来,都围拢过来,大声打着招呼拜年。

  许一山一边回应,一边将车里的烟拿出来。

  按规矩,人手一根就足够了。可他许一山是干部,又娶了美女做老婆,当然与别人不能一样。

  因此,他逢人就是一包烟。

  许一山带回去的烟,算是有档次的烟。一包的价格至少在二十五块以上。

  乡亲们嘻嘻哈哈地接过他递过去的烟,嘴里说着好听的话,整个一片其乐融融。

  发了烟后,许一山想走,突然被人喊住道:“一山啊,你老婆怎么没回来拜年?”

  许一山嘿嘿地笑,道:“她忙。”

  “过年还忙什么啊?”村民们善意地笑,起哄道:“一山,你结婚还没请我们喝喜酒,还没到大王老爷面前说哦。”

  许一山心里一动,想起村里确实有这样的一个习惯,谁家有喜事,无论红白喜庆,都会去大王庙里给大王老爷说一声,这样才能保证平安无事。

  他与陈晓琪虽然登记了,却还没去庙里给大王老爷汇报,这是对大王老爷的不尊重啊。

  “酒有喝,你们等就行了。”许一山笑道:“规矩不能坏。”

  大家都笑起来,赞扬许赤脚还是牛,不但培养出来一个好儿子,还将女儿也培养出来了。

  正说笑着,突然看见一个人往这边飞奔而来,嘴里大喊:“不得了,不得了,出事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