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九章 倭女心抚平孩儿军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检对施琅能坚持个一年半载的一点也不担心,如果施琅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他就不是历史名人了。

  南洋的事,不管是大明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双方否则暗中积蓄力量。尤其是东印度公司,他们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一定要找回来的。

  用欧洲人的老习惯,东印度公司的理事们暗地里已经商量好了,那就是要让明国给予战争赔偿。

  甚至有人把赔偿金都定好了,连带着肯定是要大明交出瓷器制作技术的,这些贪婪的商人要是不把这个拿到自己手中,怎么能露出他们的本性呢。

  抛开外部环境,回到国内。

  朱由检依旧面临国内的一些矛盾,还远远达不到想象中的太平样。

  封爵已经提上议程,南京城内已有官员纷纷猜测,谁人封王,谁人封将?

  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启动了军队改革,正式推行军队义务役和半职业化。

  义务兵很容易理解,战国时代各国其实都是义务兵。所不同的是勋贵和士大夫不在此列,但是大明现在不同了,朱由检要求所有臣民,只要年龄符合,全部要参加义务兵征召,除非身体素质确实不达标。

  在这一点上,最明显的就是两位皇子直接被朱由检弄到军队里当一名大头兵去了。

  义务兵是保证了军队基本兵员的来源问题,但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需要职业军人来保证的。所以,军队半职业化,士官制的推行就有必要。

  再一个,军官职业化更是成为需要。对军官推行等级制度,有助于理清上下级关系,确立领导制度。

  古代的军队往往只认自己的主官,军衔制度的推广,让士兵从认人转为认级。这可是朝廷在对军队加强控制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朱由检对军队军衔的最高设定,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大明最高军衔大将六人;上将二十人;中将六十人;准将一百二十人。

  毕竟不是几百万军队的后世,这种将官的规模是合理的,同时也避免了军队系统单独过大。朱由检现在更希望文官系统能充实起来,好歹识字率高啊。

  大将分别是:李岩、李定国、李过、郑成功、曾英、沐天波。

  基本上照顾了各方面的势力,同时这几个人也代表了大明最高的军事指挥水平。至于说书人口中最常提及的五虎上将,就更多了。

  朱由检的这一举措也满足了大部分高级将领的虚荣心。至少上将和中将这部分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也是或者将来会是那五虎上将咯!

  荣誉面子给了,军功赏钱也发了,唯独就是没封勋爵。

  南京朱由检的御书房。

  李定国端坐在朱由检的面前,他低着头有些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直说,你一向不是拐弯抹角的人。”朱由检对李定国始终亲近不了,这不是朱由检的原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