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八章 地道战的鼻祖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伏天里行军作战,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尤其是对于辽东人来说,有些不适应,他们最习惯穿着的双层甲胄在这种天气下成了累赘。

  榆树林里虽然阴凉,可是成片的树林却阻碍着行军的队形,让军阵展不开。

  大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当然是和明军的官兵对抗,自然不会派到这里来剿匪。没错,多尔衮把榆园里的人定义为“土匪”。

  梅勒章京赖恼是这次曹州剿匪的领兵将军,聚集在曹州一带的是周围府县的地方驻军,大多是一些收编的闯军旧部和大明降卒。(梅勒章京,相当于副都统。)

  看着赖在地上不想起身的士兵,赖恼一肚子的火,他觉得这些汉人就是懒,要是换做八旗兵,绝对不会在行军途中坐在地上。

  这个时代的八旗兵,只要是在行军途中,哪怕是撒『尿』,也要站着撒。

  “混账东西,谁让你们坐下的?”赖恼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挨个抽打着树林里的士兵。

  “将军,天气实在太热了,就让我们歇一会吧。”一个低级军官连忙辩解。

  “不准休息,全军立即开拔,攻下前面的村子之后再休息。”赖恼不准,按照八旗的军令,现在绝对不是休息的时候。

  可是赖恼显然高估了这些士兵的军事素养,部下们开始耍赖皮道:“那就让我们把甲胄脱下吧,穿着这东西实在走不动。”

  大金国是有富裕的畜力,可是也没有富裕到给这些地方驻军全部装备马匹的地步,这些兵依旧是使用双脚行军的。只有那些野战部队才有资格配备马匹代步。

  赖恼抬头看看天『色』已近申时,天气又燥热异常,如果不想今晚在树林里宿营的话,只能加快行军步伐了。

  “好吧!可以脱下甲胄,但是要急速行军。”

  “好嘞!”士兵们一听,一个个都活蹦『乱』跳的爬了起来,快速脱掉了身上的甲胄。至于快速不快速,那还不是由他们自己的双脚说了算。

  榆树林很大,但是榆树林里的村庄都很小,它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树林中间。

  赖恼带领的大军从曹州一路走来,压根就没有遇到抵抗,一些村庄里只有留守的老儒『妇』孺。赖恼还很奇怪:说好的土匪呢?

  临近黄昏,终于看到一个大一点的村子了。

  “大人,今晚要不就宿营在这里吧?”临清总兵宜永贵建议道。

  “还是派人先去探查一番。”赖恼谨慎,这也是八旗军队的经验,多年来跟明军作战养成的习惯。

  “村子里没人,我已经提前派人搜过了。大约是贼兵见我军势大,提前逃跑了。”宜永贵觉得赖恼过于小心了,打这些流寇,他自觉有经验,流寇就是见到打不过的官兵就跑,撵都撵不上。

  “那也要把夜不收放到二里地以外。”赖恼瞪了宜永贵一眼,他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是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