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章 联手平安_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12年12月末,王启年接见了一个很意外的人物,平安的掌门人******。中国姓马的商人里面,他能排在前三位。

  平安在87年成立,成立之初也就几百万元资本。

  一开始,是工行和招商局合资。后来随着政策问题,工行退出,招商局也因为逐渐减持套现,拱手将大股东身份让出。

  平安逐渐成为一家股权相对比较分散,没有绝对控股权的企业。

  由于,平安股权相对比较分散,所以,单一股东的话语权,远远不如******为首的公司创始人团队的话语权强大。

  当然了,掌舵平安多年的创始人,******也敢给自己开天价工资,一路把自己的年薪提到几千万元一年,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贡献,远超这个价。

  站在现如今的角度来看,******不断给自己加薪,引发很多小股东的抗议,但更多小股东还是认可平安的治理水平。

  这有点像万科公司,不过,后来的万科公司因为创始人团队持有的股权越来越少,长期以来,大股东都是不管事,放权给万科的管理层去治理。与此同时,万科的大股东的股权也不是很多。以至于遭到野蛮人敲门,强势的在市场上举牌增持股票,试图从万科的团队手里面夺走万科的实际控制权。等到野蛮人上门的时候,万科管理层才开始恐慌,害怕新的大股东没有以前那么好说话,直接把他们剔除管理层。

  但是,平安的体格远远超过万科,遭遇野蛮人举牌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后来举牌万科之类地产公司的野蛮人里面,保险资本占据了很大比例。但是,平安已经是保险公司的老大,那个保险公司不自量力,敢当野蛮人去举牌平安公司的控股权呢。

  “马总,大驾光临,真是稀客啊!”王启年对平安的掌门人******,表示久仰。小伙伴公司未必就比平安差,毕竟,小伙伴旗下拥有的“印钞机”多不胜数。

  实际上,小伙伴旗下也是有小伙伴金控,旗下拥有基金、信托、租凭、第三方支付等等金融牌照。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如平安集团的保险吸金能力牛逼啊,平安的保险业务,已经积累了3万亿的资产。并且,每年至少能拉几千亿元的新增保费收入。目前平安的资产规模,自然跟五大银行相比差距甚远。但是,平安的资产增长的速度,却是更快。

  这些保费收入,虽然还是要偿付给投保用户的。但是,在偿付之前,拿保费用于投资,多少还是能赚一点差价的。

  就以养老保险为例,除非有国家政策补贴的一些保险。正常的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甚至是不如个人存银行的利率。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存款的现金多了,可能因为一时冲动,鬼迷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