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7章 空间里的呼吸机_从1981年卫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

  比如什么急救呼吸机、呼吸治疗通气机、麻醉呼吸机、小儿呼吸机、高频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等。

  本来都不用挑选,一般肯定首选小儿呼吸机,但问题就出在这种小儿呼吸机的体积较大,这正大光明拿出来,实在太招眼了。

  陈棋摇了摇头,又翻出一只外观是橙色的急救转运呼吸机就是眼前一亮。

  急救和转运用呼吸机,这个在医院里比较常见,最多的就是在120急救车上,用于对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紧急通气抢救,以及运转时对病人的机械通气。

  这种呼吸机设计的很小巧,一只手就可以拎着走,使用起来就非常隐蔽了。

  陈棋心想就要这一台机器了,到时接上氧气筒,放在病房里完全够用了,大不了各种数据小心矫正就行了呗。

  决定了用哪台呼吸机,陈棋也顾不得卫生不卫生了,直接在机器上抹上浆糊,然后用报纸裹了个严严实实,只露出了操作面板。

  然后闪出空间,急匆匆跑回了四院,怀里紧紧抱着这台救命的机器。

  病房里。

  “这就是呼吸机?怎么这么小一台?我看杂志上,外国的呼吸机都有那么大~~”

  王主任看着眼前这台用报纸糊起来的,比鞋盒子大不了多少的呼吸机,有点不敢相信。

  八十年代,国外最先进的呼吸机是定容型呼吸机,大小就跟一个床头柜似的。

  而在国内,一般的呼吸机还停留在国外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那体型就更大了,跟一个铁棺材似的,病人使用时是需要躺在里面,只露出一个头。

  其实就是著名的“铁肺”。

  这种1929年就发明的呼吸机最怕的就是断电,断电就意味着病人将会面临死亡的风险,除非有人帮助他们手动操作铁肺,辅助呼吸。

  再瞅瞅陈棋拿来的这台呼吸机,这么小小一台,可以轻松放到茶几上,一个女人就能轻松拎走。

  王小仙主任再次不确定地问道:“这玩意儿能用?”

  陈棋面对这个老太太也没脾气了,苦笑着说道:“能用能用,我现在就演示给你看。”

  他又想了一下,决定给家属沈利芬打个预防针,毕竟要给一个小婴儿做气管插管,那画面绝对不是一位妈妈能忍心看到的。

  “沈老师,现在呼吸机我拿来,能不能救你儿子的命全靠这台机器了,我要跟说的是,这台机器必须通过将管子插到你儿子的气管上才能使用。”

  沈利芬是聪明人,已经意识到气管插管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能简单嘛?

  很多人的遗嘱里,都将自己碰到急诊时,拒绝插管写进去,可以想像病人被插管时的痛苦。

  但一想到儿子已经危在旦夕,她也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搏一搏:

  “可以,陈院长,我儿子的安危就交给你了,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我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