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九一八章 蟾之妙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也正同清代《述异记》所载:“俗语云,三脚蛤蚆无处寻”,“古谓蟾三足”相合,足见它是何等的名贵,寓意更是何等的深刻!

  这里其实有个误会,蟾蜍和青蛙一样有四足,只是从蝌蚪演变成蛙之时,短时间有尾和两足,古人不明底细,误以为“三足”,故有三足蟾蜍为世所珍之说。

  杰出的越窑制瓷大师将情态优雅、形神兼备的蟾蜍,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符合文人雅士的美好祈盼心态和审美情趣,又是一件富含艺术美感、价值连城的越窑瑰宝。

  其独特新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灵性非凡的寓意,堪称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真得是惊喜啊。

  张天元真没想到,鲁正风拿出来的东西竟然是这样国宝级别的藏品。

  看起来他之前帮忙真是没有帮错啊。

  如果他当时拒绝了鲁妙和鲁雄,恐怕今日想要得到这东西,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收起了青瓷蟾滴,张天元又看向了那箱子。

  鲁正风心领神会,取出了另外一件东西:“这个倒是不如青瓷蟾滴那么珍贵,但也是一件好玩意儿。”

  “印泥盒?”

  张天元看到鲁正风手中的东西,不由问道。

  “张先生不愧是张先生,一眼就瞧出来了啊,没错,就是印泥盒。”

  鲁正风将东西送到了张天元的手里,看到张天元心情不错,他似乎也松了口气。

  今天张天元没有将他直接赶出门,其实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这件印泥盒的确算不上国宝,但它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股东。

  这是一只乾隆时期的粉彩印泥瓷盒,它呈圆形,上下可以对开,直径厘米、高厘米,盒上面的图案,透露着浓浓的“夏之趣”。

  只见一棵缠枝藤萝很是浓绿,一副青葱荡漾的样子,生命力极其顽强。

  藤蔓弯弯曲曲之间,别有一番情趣,在藤萝的茎上,正开出两朵红色的花朵,一朵含苞待放,就像一颗鲜红的桃子,一朵似开未开,就像在聆听风中的鸟鸣。

  仿佛中,便置身于深深的巷子,转弯处的墙角,一簇一簇的爬山虎绿油油地生长着,中间便有两枝,正肆无忌惮地开着花。

  这是夏天的景色,这是生命的本原。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不仅仅是四季有目的性地代代轮回,更是生命的周而复始,在瓷盒的上方,有楷书“夏趣”二字,另有作者的印章,惜乎不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这是有“诗圣”之称的大诗人杜甫,他在夏天里,“炎蒸毒我肠”,希望能有“万里风”,可以“飘飖吹我裳”。

  其实,夏天也是极富情趣的,悠悠的蝉鸣,呱呱的蛙叫,爬满山墙的绿色植物,会将夏季装扮得格外幽静和浓荫,这便是夏之趣。

  印泥盒也叫印奁或者印色池,是古人盛放印泥的用具,大约出现于宋朝。

  北宋的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曾在《冬夜即事》诗中写道:“印奁封罢閤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印奁存在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